證監會前執行董事冼達能﹙DavidStannard﹚蟄伏半年後東山復出,出任諾頓羅氏﹙NortonRose﹚國際律師事務所香港辦事處主管。他在港定居近20年,經歷過多次經濟危機,但始終認為香港是福地,可以克服困境。作為香港區主管,他估計諾頓羅氏的規模會超越新加坡辦事處,成為該行亞洲區的旗艦。
冼達能83年來港工作,即以香港為家,還娶了中國女子為妻。90年代他任職諾頓羅氏期間,曾處理國際商業信貸銀行的清盤工作,又協助西隧及3號幹線進行融資。99年他獲港府聘任為證監會企業融資部執行董事,有份參與港交所(388)的合併及成立工作,又負責檢討《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購回守則》,最終決定將全面收購觸發點由35%降至30%。
冼達能加入證監會,可謂因緣際會,諾頓羅氏本來與孖士打律師行合作經營,但98年雙方拆夥,受合約規限,諾頓羅氏3年內不能在港營業,當時適逢金融風暴過後,證監會工作量大增,要增添人手,故此與冼達能一拍即合。當時他已表明,只會在證監3年,之後會重投律師行業務。去年9月他約滿離開,經過半年冷靜期後,昨日終可解禁。
冼達能接受訪問時表示,在證監會的3年工作經驗十分寶貴,以往他的圈子大多集中於法律界,但加入證監會後要接觸不同的專業,包括證券期貨、會計等,對他日後發展業務很有幫助,但他不認為他較其他同行有特權。他表示,在英美等國的金融中心,市場人士加入監管機構十分普遍,他認為對市場及監管者來說均有好處,可增加互相了解。
諾頓羅氏目前在港只有26名律師,正申請在北京開設辦事處,但冼達能指出,隨着美國經濟復甦,加上受惠於中國經濟發展,他相信香港的地位只會繼續加強。
記者:尹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