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敏感病人全身潰爛死<br>青山醫院1醫生看1600病床

藥物敏感病人全身潰爛死
青山醫院1醫生看1600病床

【本報訊】正當醫院管理局不斷放風要裁員瘦身之際,原來擁有一千六百張病牀的青山醫院,每逢周六、日竟然只得一名醫生當值。有病人投訴兒子在住院期間轉用新藥,至周末對藥物敏感,出現發燒、皮膚灼傷等病徵,卻一直未被發現,以致病情惡化,最後急送至屯門醫院後不治。 記者:葉鳳萍、梁洵瑜

有資深精神科醫生指,從六十年代開始,青山醫院一周七天都是只得一個醫生當值,但同樣擁有一千六百張病牀的葵涌精神科醫院,逢周一至六都有兩名醫生當值,就算周日也只在夜間才由一名醫生當值。不過,他強調,精神病並非急性病,病人不會突然心臟病發、血壓下降而需要醫生即時搶救。

醫管局未回應
但衞生服務界的立法會議員麥國風則對青山醫院醫生與病人比例感到驚訝。他說:「如果有一個病人血壓高,又有一個病人跌斷骨,咁樣醫生已經分身都唔掂啦!」至於醫管局則一直未對事件作出回應。
年逾六十的病人母親何少蘭在兒子何滿枝(四十歲)逝世接近兩年後,仍捨不得扔棄兒子的牀鋪。她指着兒子的牀鋪哭着對記者說:「佢(何滿枝)死嗰陣時好慘、好辛苦,好似被火燒死咁辛苦!」
何少蘭強調,其子於九六年因精神病入住青山醫院,至前年五月十五日因拒服精神藥物Lithium,而轉服另一種控制情緒的藥物Carbamazepine。她指於五月二十一日(當天為周日)探望兒子時,已發現其精神呆滯。
直至五月二十二日其兒因對藥物敏感,面部、心口出現紅疹及發燒,轉送至屯門接受治療,六日後因毒性表皮壞死症及肺炎死亡。

轉院無法搶救
何少蘭表示,及後出席兒子的死因聆訊時,發現青山醫院逢周六、日只得一名醫生當值,她懷疑兒子在五月二十一日已開始對新藥產生敏感而發燒,但一直未被發現,以致病況不斷惡化,之後轉送至屯門醫院接受治療時,醫生也無能為力。死因庭裁定其子死於不幸,並建議醫生要密切注意新藥會否對病人產生副作用。
她斥責青山醫院罔顧病人安全,其子在進入屯門醫院翌日,病情已非常嚴重。她說:「個仔成身啲皮膚都爛晒,條頸啲皮又黏住衫領,我見到佢好似俾火燒咁辛苦,連話畀我知佢好辛苦都講唔到!」她早前向醫管局公眾投訴委員會投訴,但醫管局只解釋其子死亡與新藥無關,對死亡是否因醫護人員疏忽所致更是隻字不提,故她計劃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