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宗新心臟搭橋手術成功

百宗新心臟搭橋手術成功

【本報訊】冠心病是本港第二號殺手,中文大學醫學院昨日透過舉辦研討會,向業界推介新的心臟搭橋手術,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避免傳統搭橋手術中,因使用心肺機引起的腎衰竭及中風等併發症,並可大大減低手術成本。

心肺機影響器官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副教授艾立輝表示,冠心病是因冠狀動脈閉塞,令部分心肌因缺乏血液供應而壞死,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接駁身體其他血管至心臟,使缺血心肌重新獲血液供應。傳統手術需要應用心肺機,心臟功能由心肺機取替,其間心臟暫停跳動,並抽乾血液,方便手術進行。
他續稱,新手術名為「無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無需使用心肺機,手術中心臟仍然跳動運作,醫生以「心臟固定器」按着需要進行手術的部分心臟位置,減低該部分跳動幅度,並以更精密儀器進行心血管接駁手術。
該學系兼任導師司徒達麟說,心肺機始終有別於心臟,血壓於手術進行時會減低,影響其他器官功能;血液在心肺機內可能產生變化或會滲入雜質,造成血管堵塞,引致中風、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新手術可減少失血量和留院時間,減少中風和腎衰竭等併發症,而手術後死亡率則維持在百分之二。
威爾斯親王醫院自九六年引入此項手術,為亞洲區先鋒,過去兩年共進行一百宗有關手術,全部病人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