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安然(Enron)事件震撼會計界,引發加強監管的呼聲。會計師公會會長黃德偉透露,政府傾向成立機構,調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加強規管財務報表是否遵守會計準則。他說,公會將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善公會的執業審核計劃(PracticeReviewProgramme),主動抽查可疑的核數個案,並研究加強罰則,避免違規情況惡化。
黃德偉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雖然安然事件對會計界構成影響,但公會並非因為該事件而提出補救行動,公會的改革措施,早於98年提出,主要為了提高會計師的問責性及透明度,但需要時間逐步落實。
身兼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委員的黃德偉表示,常委會去年提議仿效英國,成立財務報表覆核委員會,有權調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否遵守會計準則,獲不少意見支持。他相信,政府傾向成立類似的獨立機構,以加強規管財務滙報的質素。他相信,該機構只會以接獲投訴跟進調查方式運作,不會主動調查每份財務報表。
他認為,設立獨立機構,有助監察上市公司編製財務報表。公會及聯交所雖然均設有監察財務報表的架構,但缺乏執法權力,就算發現違規,也只能由公會處分有關核數師,但很多時主謀並非核數師,公司董事往往牽涉當中,但他們可以逍遙法外。他希望新機構可發揮作用。
港府財經事務局發言人表示,常委會正整理報告書,以決定是否落實上述建議。一般估計,報告將於年中前公布,本年下旬將有關法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另外,黃德偉表示,會計師公會正檢討執業審核計劃。該計劃早於93年推行,由公會的註冊主任逐個審核會員的核數工作,於2000年已完成首循環的審核,當中發現兩三宗個案要採取紀律行動,部分更要譴責。他認為,這種覆檢行動雖然有效,但對於公會只有約10名人員負責,每年只可審核約100宗個案,效率有待提高,因此公會將提出一套新的自我評審制度,每年向核數師發出問卷,公會再按回覆的內容,抽取懷疑有問題個案進一步審查,以了解有關核數師是否遵守審計準則。
他說,公會可實施的最高罰則是罰款50萬元,但這已是73年釐訂的水平,有需要提高,以收阻嚇作用。
對於美國方面提出,會計師行要將核數與顧問服務分開,維持核數師的獨立性,黃德偉認為,兩者界線不清晰,但公會將採納國際會計師聯會的操守準則,要求會計師盡量避免出現利益衝突。
他又表示,公會早已訂出指引,要求會計師行,不能出現單一客戶佔該行每年收入超過15%,以免因為在財政上過於倚賴該客戶,而影響其核數判斷。他相信,這足以防止出現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