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背信棄義為把「金」留住?

國際視野:背信棄義為把「金」留住?

華爾街股市上周全面報跌,理由是投資者普遍認為,中東局勢緊張狀況不會因美國介入調停以巴衝突而緩和下來,反而布殊政府對反恐的計劃部署有可能再度升級,對全球經濟前景增添不明朗因素。
此外喬治布殊邀請英國首相貝理雅前往德州牧場度周末,明眼人都看得出並非飲杯茶、食個包那麼簡單。昨日的會後記者會中,兩人除對以巴仇殺事件提出指摘,並呼籲和解,然矛頭卻直指包庇恐怖分子,並擁有極具殺傷力生化武器的「邪惡軸心」之最的伊拉克,這口「眼中釘」必須拔去,問題是如何找到適當藉口而已,波斯灣戰火,可能一觸即發,又怎教投資者放心?

國際資金缺乏出路
美國霸權主義早於布殊榮登總統後所組成的鷹派內閣中已露端倪。「911」事件後,更令美國上下義憤填膺,不鏟除那些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恐怖分子,實難消心頭之恨。
與此同時,適值美國經濟急劇放緩,縱使在政府的財政政策(減稅、增軍費)配合聯儲局積極放寬貨幣政策,雙管齊下,才勉強能將局面「撐住」,若說到真正全面復元,是尚待需時,這點相信是在布殊政府及其財金官員估計之內,所以若不在此期間窮兵黷武,不使出背信棄義的甚麼「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招數,如何能將資金留住?就算有資金撤出股市,唯一的安全地帶便是債市,雖然市場眾說紛紜謂油價會飆升,將誘發通脹惡化,但這點聯儲局似已心中有數。
油價沒大幅飆升、強美元政策不變、亞洲沒投資樂土、日本乏善足陳,歐洲屢遇「奇招」受壓,國際資金在目前的環境下又有何出路?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