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過去一年不斷減息,已在美國製造了一個樓市大升浪。在低息環境下,業主可以把房屋再融資,即是以較低的息率做新按揭,並償還高息率的原有按揭。不僅如此,由於最近幾年美國樓房價格漲升,業主重新做樓按時,莫不以低息加大樓按金額,把樓價的漲面升幅套現。
這個所謂「再做按揭熱潮」,使美國人手頭多了現金,故此年來美國工業生產雖然呆滯,消費市道卻依然堅挺。不過,仍有兩個問題我想指出:首先,美國樓市去年的興旺程度,並沒有報章雜誌說的那麼厲害。的確,美國樓價在過去12個月平均升幅約有10%,但這並不代表樓市茁壯發展,其實,這只是泡沫大師格林斯潘所炮製的過度信貸增長,把通脹壓力由股市轉移到樓市罷了。
從附圖可見,美國二手房屋最近幾年銷售急升,但單一家庭新屋動工率卻相對平穩。換句話說,美國樓市投機之風日盛,二手樓買賣大增,相比之下,新屋銷售只是平穩而已。
正所謂「溫故知新」,我們只要看看97年香港樓市,就知道破紀錄的成交和買賣合約宗數,所代表的是樓市見頂而不是見底──與97年比較,本港的樓宇銷售和買賣合約數字現已大跌約7成,而樓價則暴瀉約5成。因此,我不會簡單地把某個市場成交壯旺,看成是經濟強勁的迹象,反之,我會懷疑這個市場是否已經過度投機,遲早崩潰。
現在,美國樓市看來會愈來愈脆弱,因為過去一年的升浪,是由低息所引發,但利率已不再下跌,而且更初現升勢。假如美國經濟一如大眾所料般復甦,利率更是必升無疑。
對於美國的經濟和樓市,我有一些看法。如果經濟復甦,利率回升,美國樓市肯定會冷卻下來,甚至崩潰,因為再做按揭的遊戲不能再玩下去。好了,如果業主不能透過再做樓按去加大按揭套現,消費市道肯定不濟,經濟復甦也就不要提了。因此,我一定不會把身家押在美國經濟復甦之上,今次復甦即使有亦不會強,更加不會長。
其實我深信美國經濟經過今年首季反彈後,在下半年或明年又會掉頭向下,而這一跌將是嚴重得多的「真衰退」,去年的經濟不景與之相比,只是開胃前菜而已。
最後,我建議各位沽空所有與美國樓市有關的股份,因為這類股份年來升得太多,股價太貴。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