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S成3G前哨戰

MMS成3G前哨戰

【本報訊】流動數據服務隨着電訊市場競爭激烈而推陳出新,流動電話短訊服務(SMS)早於93年引入香港;去年底推出的跨網短訊服務,經歷聖誕節及農曆新年的考驗,已漸為市場受落,過去數月,短訊流量更大幅增長,發展潛力不容忽視。

隨着技術不斷改良,短訊將不再局限於文字傳送,如現時提供的EMS(EnhancedMessagingService)服務就能傳送圖象、動畫及簡單旋律;預計第三季推出的多媒體短訊(MMS,MultimediaMessagingService)更可傳送相片、說話、歌曲以至動畫,令短訊服務進入一個嶄新局面。

突破文字傳照片
眾多服務供應商中,提供流動訊息管理系統方案的Logica,其電信移動網絡部大中華區總經理殷啟華認為,跨網短訊是流動數據發展的第一浪,第二浪則是MMS。由於MMS平台已基本完成,估計服務很快便可出台,初時會以基本服務,如電子相簿、電子卡等為主,稍後才會提供一些區域性資料或搜尋功能(locationmapping)。
對於為何短訊發展多年仍未見普及,他說主因是網絡間短訊未能互聯互通所致。由於MMS可於GPRS(2.5G)技術上運行,他認為,取得3G牌照的經營商,可視之為推出3G服務前的熱身賽;而未能取得牌照的,亦可藉此提升服務功能,保持競爭力。
殷啟華指出,其公司開發的MMS傳訊系統,建基於現有短訊服務平台,只需將軟件升級,便能提供服務,減低營運商投資成本;加上全球逾五成短訊均經其系統發送,較競爭對手佔優。

手機內置傳圖表
此外,Logica又與服務供應商成立聯盟,將各家開發的不同服務,引進流動電話經營商,令MMS推出時已有多種服務選擇。如跟提供無線電郵服務的BlackBerry(甚受美國華爾街金融業人士歡迎)合作,將MMS軟件內置入手機中,令用戶可透過GPRS技術,同時將圖表傳送至手機。
成本方面,他說會視乎經營商要求的下載速度及下載數據量,一般由50萬至數百萬美元不等。以50萬美元計算,已可應付20至30萬名用戶的基本需求。
按目前香港流動電話市場平均每月客戶收入(ARPU)約300元,當中80%為話音收入;內地ARPU中話音收入比例則達95%計,可見流動數據發展潛力之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