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上周正式踏入了第2季,走勢仍然牛皮偏軟,一來被中東的局勢不穩所困擾,二來則是受盈富又再開始發售所影響。
恒指走勢是藍籌股指標,指數牛皮偏軟,即藍籌股的表現亦不會好得那裏去。也可能正因如此,不少投資者開始去發掘一些二三線的股份投資,其中包括一直對這些股份不甚熱衷的基金經理。就以上周表現甚佳的新股自然美(157)為例,有兩間大型證券行同時出報告建議吸納,令此股上市只有4日便升足了4日。
其實基金經理近來對二三股這麼熱衷,除了因為藍籌股的股價很多表現都較牛皮外,亦因為有很多二三線股的盈利前景比大部分藍籌股更為秀麗,加上這些股份股價甚為偏低,仍有很大上升潛力,故基金經理近來都甚喜歡進行尋寶遊戲,希望在藍籌股表現牛皮時,找出一條新的道路。
每當一些二三線股成為基金愛股後,股價通常都能聲價百倍,情況就如建滔化工(148)、思捷環球(330)及精電國際(710)等,自去年開始獲基金經理青睞後,股價便拾級而上,除了因為它們的業績真能如基金們預期般有好表現外,二三線股的股值較細,不需用太多資金亦能將他們炒上亦是原因之一。
故此不少二三線股在基金公司發出報告前,早已升個不亦樂乎,散戶們在看後報告才參與,可能股價已上升了好幾十個巴仙了,因為基金們早已吸納一定的股份。
投資者只是單靠看基金報告才吸納,可能已遲了好幾步,故此投資者現在如和基金們感到同樣的困擾,對恒指又或藍籌的牛皮悶局感到無所適從,那便應該和基金經理們一起去發掘優質的二三線股,而且要比他們更快找到,這樣才可以獲得更大利潤。
我早已進行這一種活動了,早前提議投資者留意的恒豐金業(870)、宏通集團(931)、亞洲鋁業(930)等,都是我覺得盈利前景值得憧憬的二三線股份。
當然基金經理們是否同意還要待他們去發掘,但相信他們的表現能持續,要成為基金愛股相信並不困難,投資者亦可多加留意,並嘗試一下比基金更早入市,獲得最大盈利的滋味。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