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車禍奪命率全球第三低<br>屯門公路成「死亡之路」

港車禍奪命率全球第三低
屯門公路成「死亡之路」

【本報訊】運輸署一項交通意外死亡統計調查報告指出,全球二十個大城市中,香港交通意外死亡率之低位列第三位。而本港去年六條最繁忙公路中,屯門高速公路成為「死亡之路」,傷亡交通意外最多。 記者:劉達堯

運輸署在二○○○年調查了全球二十個城市的交通意外傷亡情況,以每一百萬人中計算,香港前年死亡數字為二十五人,排列第三名。僅次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二十三人)及英國的大曼徹斯特(十七人)。
警方交通總部總警司鄧厚江接受訪問時稱,香港有此成績是本港所採取獨特的行人與車輛分流政策,有效地減低交通意外傷亡。而當局與汽車同業共同發揮「同心同德」的精神才達到成功之路。

東區走廊排次位
至於本港的交通意外情況。去年全港六條車輛最繁忙的公路中,屯門高速公路成為「死亡之路」,去年共發生二百五十宗傷亡交通意外,共有四人死亡及三百九十九人受傷,雖然傷亡人數比二○○○年發生的六死四百四十九傷減少約三分之一,但平均每日仍有一人在車禍中受傷。涉及傷亡意外第二高的為東區走廊,共一百七十二宗,排第三位是吐露港公路,共一百五十九宗。六條公路中較安全是元朗公路及荃灣路,去年傷亡交通意外平均只有六十宗。
鄧厚江表示,交通意外原因主要是司機超速、醉酒駕駛及跟車太貼。警方計劃明年增添十二部偵察超速機,以及派出「隱形戰車」在公路巡邏,加強打擊超速等違例車輛,以減低意外。    
涉及行人傷亡交通意外方面,去年警方共接獲一百七十一人在交通意外中死亡報告,其中行人死亡高佔整體死亡人數百分之五十六,換句話說,有九十六人是被車撞死。其中人煙稠密的九龍彌敦道與窩打老道交界成了「傷亡路口」,去年的意外導致四人死亡及九十五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