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港經濟雖然欠佳,但經營營養穀類食品的家樂氏之業務,卻成逆市奇葩,增長幅度近18%,收益接近4000萬元。 撰文:周燕芬
家樂氏(香港)市場經理陳嘉善接受訪問時解釋,業務能逆市上升,相信是因在經濟不景氣下,部分市民減少出外食早餐,改在家中吃既經濟又富營養的穀類早餐。
去年,全港穀類市場總值8000萬元,家樂氏的佔有率達50%,成為市場領導者。不過相對於外國,本港對穀類食品的需求仍然偏低,例如美國每年對穀類食品的人均食量為5千克、英國為6.5千克、愛爾蘭為8千克,而香港只有1.8千克。她認為這與香港的早餐選擇較多有關。
雖然家樂氏的穀類食品如粟米片,多是「脆卜卜」的香口食物,但她強調這些產品不經油炸,並不油膩,是十分健康的食品,早上吃一碗粟米片加鮮奶,已可填補一天中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由於它屬高纖食品,主要由米、小麥、燕麥和玉米所製成,對清理腸胃亦有幫助。還有一項較少提及的功能,就是減肥效能。一項實驗證明,早餐及午餐各吃一碗麥片或粟米片,由於不含油分,兩周內可以減去4磅重量。
去年,該集團全球營業額達90億美元,較2000年上升28%。陳氏解釋,這是因為去年收購了經營餅乾業務的Keebler,令整體業務有顯著上升。同時該集團亦拓展多元化產品,研製穀類零食,但這類新零售品種暫時未在香港發售。事實上,該集團的逾40款產品,只有一半在香港銷售。至於香港跟西方市場的口味比較,她認為本港消費者喜歡熱早餐,西方消費者則以凍食為主。
「脆卜卜」的粟米片、麥片如何製造,原來有段故事。話說家樂氏創辦人英國W.K.Kellogg,早年在一家療養院工作,負責研究病人餐單,尋找一些健康食品,以取代又硬又無味的麵飽。
1898年,他在一次偶然機會間將粟米焗成香噴噴的碎片,發現這食品既有益又好味,結果深受療養院病人歡迎。Kellogg於1906年更將新食品市場化,成立了家樂氏集團。結果,該集團生產的食品至今已有40多種,市場規模達90億美元。
陳嘉善又介紹,家樂氏亦是一間十分「人性化」的公司,早於1930年已成立兒童福利基金,協助發展兒童福利事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集團又成立了家樂氏基金,將慈善事業發展至全球,以及青年、婦孺及教育等多個領域。基金並持有家樂氏公司的股份。該集團於截至去年8月底止1年內,共資助了2500個慈善項目,涉及1億美元款項。她表示,香港的慈善機構也可申請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