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與炒賣,其實都是一種預測遊戲。有人認為透過基礎分析,可分別良莠,選得好股,從中獲利;亦有人認為技術分析,客觀可靠,測市準確度高;當然,亦有人用基礎及技術分析以外的方法,以達測市之目的。
投資者對自己的分析方法當然有信心,否則怎會押下金錢注碼?然而,無論基礎分析或技術分析,在分析時所作之判斷,都是建基於一些已發生的或靜態的資料,而股價之變化,卻極受動態消息所影響,這方面卻不是普遍的分析方法可以幫上忙。譬如說,以巴戰事之開啟、發展以至結果,又有多少人能準確預測呢?而利用這些動態的因素,推想經濟如何反應,美國聯儲局之利率政策如何反應,以及股市如何在每一個環節作出反應,就更不容易了。
然而,投資者在推敲股市如何受動態消息影響時,都不能不作推想,因為沒有這些推想,便難以作出投資決定。然而,誰又能準確預測在變的事情呢?或許只有「先知」才可以,但在股市之中,自認先知的投資者,其實都只是「事後孔明」而已。當大家認清楚任何推測都有錯的機會,任何準確預測都帶有幸運成分,便可更謙虛及謹慎地制訂投資策略。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