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日期:05-04-2002
記錄日期:01-04-2002
地點: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天氣:晴天 氣溫:21℃-25℃
交通:由觀塘碼頭乘74A前往
我在一株植物的葉底,發現一點點白色的東西,這時剛巧碰見一位熟悉昆蟲生態的郊野公園護理員哥哥,便立即向他請教。他說:「這是蝴蝶的卵,我剛才看到一隻蝴蝶在飛舞,還停下來產卵。」回到護理站後,護理員哥哥告訴我,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牠的成長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
原來串珠環蝶會把一大叢的卵,產在金剛藤、刺葵等幼蟲作為食料的植物上,確保幼蟲有足夠的食物。牠的卵十分細小,直徑大概只有1毫米。約十天後,幼蟲便會孵化出來。經過大概一個月的不斷進食和生長,幼蟲漸漸成長。成長的幼蟲,身上還長有很多細長的白毛呢!之後,牠們會停止進食,並四散遷到別的植物去,在合適的葉片底下,結成淡綠色的吊蛹。蛹的顏色具有保護色的作用,減低受天敵襲擊的機會。再過十數天,牠便開始羽化。首先,牠會破蛹殼而出,待數小時讓柔軟的翅膀硬化後,便可振翅高飛了!
《生態日記》是漁農自然護理署推出、記載本港自然生態面貌的資料庫;漁護署整理過護理員的生態日誌後,透過日記形式,將各類動、植物、昆蟲和雀鳥的生活形態介紹給大家。《蘋果日報》與漁護署合作,逢星期日刊出一則《生態日記》,冀求在緊張的生活中,給讀者一個休閒的淨土。
網址:
相片及資料:漁農自然護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