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指時間匆促 恐難七月前落實<br>部長登場待過立會兩關

議員指時間匆促 恐難七月前落實
部長登場待過立會兩關

【本報訊】政府將於本月十五日向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提交高官問責制的具體方案,不過政府能否按特首董建華的時間表,如期於七月一日第二屆任期開始時推行,仍要視乎能否順利獲得立會財務委員會撥款,以及在七月前通過相關的修訂法例。有民主派議員批評現時只餘下兩個多月時間,沒有足夠時間審議,立會更不應以「開快車」形式,草草通過有關法例。 記者:莫劍弦

有立法會議員透露,據他從政府官員方面了解,政府於十五日公布問責制細節後,除了要得到立會在七月前撥款外,亦需提交一些涉及權利轉移的法例,將現時一些局長、署長或諮詢委員會擁有的權力轉移給部長,否則部長難以履行職務。

應與修例同進行
不過根據現時立法會定出的時間表,由四月十五日到六月最後一次全體會議只有兩個多月,該議員指若「跟正手續」做,實際上審議時間有限(見表),他亦聽聞有個別官員稱,部分不重要的法例修訂可於七月後才提交立會,避免拖延落實部長制。
政制事務委員會主席黃宏發認為,高官問責制毋須修改法例,因為目前不是改組政策局,只是由問責局長兼管,但既然政府要改例,他認為申請撥款和修例應同時進行:「好似新部門咁,你批咗錢畀佢,但又冇例,有錢都多餘啦!」

不應開快車審議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則認為,政府處理問責制時一直採用「黑箱作業」的方式,無論議員或市民都不知道內容,自然亦無從討論。所以一旦政府提交涉及轉移權力的法例,立會需要有足夠時間進行諮詢及審議,目前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在七月前作出決定,他也不支持要立會「開快車」審議。
但民主黨議員張文光則認為,就算民主派議員要詳細審議有關法例,亦難以阻止政府要在七月前通過有關法例,因為政府一定會以通過特首選舉法方式,要求所有「保皇黨」加入草案審議委員會,保證所有法例可以按時在七月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