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美國應盡快澄清布殊「失言」事件 - 程政

蘋論:美國應盡快澄清布殊「失言」事件 - 程政

事件亦令人擔心到美國是否有意改變其支持「一個中國」的外交立場。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昨日在華盛頓出席國務院新聞簡報會,談到海峽兩岸加入世貿問題時,竟然將中國大陸和台灣稱為「兩個國家」,更將台灣稱為「台灣共和國」(RepublicofTaiwan);同日,布殊又簽署美國眾議院提交的第二七三九號法案,授權國務卿下月出席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衞生組織大會時,提出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會議。

美國舉動不尋常
美國這一異乎尋常的舉動顯然是與其過往一貫的對華政策相違背,而事件亦令人擔心到美國是否有意改變其支持「一個中國」的外交立場。有分析家認為,布殊可能是一時「口誤」失言,不過至今晨為止,白宮及美國國務院始終沒有就布殊的言論作出任何更正及澄清。
海峽兩岸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最敏感的問題,雖然布殊一向予人印象不拘小節,習慣口不擇言,但身為堂堂的美國總統和國際政治人物,在如此高度敏感的問題上「口快失言」,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中美兩國關係幾乎每隔幾年就出現一次大風波,九六年美國批准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回母校訪問,激怒了北京,導致台海險些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中美關係亦因而陷於幾年低潮。九九年北約軍機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三名中國記者身亡,又激發中國國內大規模反美浪潮;去年春,中美軍機在海南島上空相撞,導致一名中國空軍飛行員死亡,中國一度扣押美國偵察機及人員,事件又令兩個大國高層交往中斷整整一年。
本來,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布殊兩度訪華,令陷於冷戰的兩國關係剛剛開始出現回春迹象,但今次布殊「失言」,加上最近中美就鋼鐵貿易問題出現爭拗,不得不令人擔心兩國關係將再出現曲折。幸而至今為止,北京方面仍能保持冷靜克制態度,低調處事。

避更大負面影響
作為中國人,我們當然支持國家統一,我們也不希望看到因不必要的誤會而影響中美兩個大國的關係發展,特別是香港的經濟與中國內地及美國都息息相關,在受到「九一一事件」嚴重打擊後,疲弱不堪的香港經濟剛喘定,開始出現一點兒生氣,正需要時間撫平傷口,如果中美兩大國再出現紛爭,香港必然會受殃及,成為無辜受害者。因此我們期望美國方面應盡快就此次事件作出澄清,以避免出現更大的負面影響。
(圖)美國應盡快澄清布殊總統失言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