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職位數目上月份錄得增幅,可是失業率卻是3個月來首度上升,反映目前的經濟復甦進度,尚未足以促使聯邦儲備局在夏季前加息。
隨着製造業有轉好迹象,加上保健行業增聘臨時工,美國整體非農業職位上月增加5.8萬個,為去年7月份至今首次有增長,且多過市場估計的4.1萬個。製造業在3月份僅裁減3.8萬個職位,是2000年底以來最少。在2月份,非農業職位由原先公布的增加6.6萬個,向下修訂為減少2000個。
失業率則由2月的5.5%,升至3月份的5.7%,差過預測的5.6%,是去年12月份創下5.8%的6年半最高位以來第一次上升。
製造業和服務業上月擴張,加深市場對美國經濟已擺脫衰退的信心。美國航空公司是其中一家增聘人手的企業,其他公司如通用汽車因應生意改善,要求員工加班工作。製造業上月的加班時間增至4.2小時,比2月份多0.3小時,而製造業加班時間趨升,被視為增聘人手的先兆。
但分析員說,經濟轉好不一定代表勞工市場會瞬即復元,通常失業率在經濟復甦初期會持續上升。有分析員預測,美國失業率今年會升見6%才見頂回落。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麥克多諾上周說,美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填補去年在衰退期間失去的150萬個職位。
分析員認為,在失業率穩定下來之前,聯儲局慣常不會貿然加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下次會期在5月7日,屆時料會維持利率不變。上半年餘下另一次會期在6月25至26日。
此外,美國的工資通脹持續受控,上月份每小時平均工資增加4美仙,或0.3%,至14.67美元(約114.4港元),升幅符合市場預期。過去12個月,平均時薪累計增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