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遭譴責 擬收費予遏止<br>每年萬宗掘路工程延誤

路政署遭譴責 擬收費予遏止
每年萬宗掘路工程延誤

【本報訊】香港電燈公司於柴灣進行的一項改善電纜工程,施工十五個月、四度申請延期而仍然未能完成。但這只是香港掘路問題的冰山一角,路政署每年發出二萬多張掘路許可證,竟有逾半不能如期完成,合共逾期約六十萬日。工務局將會向立法會提交《土地雜項條例》修訂草案,向公用事業機構收取掘路費,以遏止不必要的工程延誤。 記者:蔡元貴

香港電燈公司於去年一月起,分三個地盤進行改善電纜工程,結果全部都未能如期完成,三個地盤合共向路政署申請了九次延期,全部都獲得路政署批准。最嚴重延誤的地盤位於柴灣道,由去年一月開始施工,先後以交通安排及地質狀況為理由,四度申請延誤。原本指定於去年三月底完成的工程,竟拖延至今仍未能竣工,延誤超過一年,對行人及行車都造成長期不便。

港燈延誤嚴重
東區區議員梁耀雄更曾接獲兩宗居民投訴,指掘路地盤未有做足安全措施,令他們不慎跌傷。東區區議會日前開會討論過此事,路政署助理工程師蔡創基表示,對於公眾人士因港燈工程感到不方便,該署表示關注,並承諾會進一步加強對公用事業公司的監管。區議會對路政署答覆不滿,更通過動議強烈譴責路政署監管不力。
根據路政署提供的資料,該署在二○○○年四月至二○○一年三月期間,共發出二萬五千多張掘路許可證,當中有一萬四千多未能如期完成,延誤比率達五成半,合共延期多達五十七萬多日。

工務局將修例
工務局將會向立法會提交《土地雜項條例》修訂草案,建議向公用事業機構徵收掘路費。按照用者自付原則,申請掘路的機構每次展開工程時,須繳付一千八百六十元,如未能如期完成,申請延期則須再付五百九十元,另加每日三十二元的巡查費。
不過,負責監管掘路工程的路政署,轄下工程也一樣出現延誤。因應數碼港發展而進行的域多利道擴建工程,原定於今年三月中完成,但至今仍未竣工,長期影響出入薄扶林的交通,路政署其間便曾接獲一百五十宗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