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商情:過度擴充摩根大通有排煩

環球商情:過度擴充摩根大通有排煩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Chase)的行政總裁夏里遜(WilliamHarrison)在早兩年大牛市時,過度擴充業務,在現時經濟轉壞的情況下,銀行正深受其害。但禍不單行,Enron事件令摩根大通損失慘重,壞帳情況令人關注,而且要面對被調低信貸評級的壓力。夏里遜在未來幾個月是否有能力帶領摩根大通安度難關,將成為他能否留任的關鍵。

最近,夏里遜可謂煩惱多多,先是被一本紐約周刊的文章預測將要下台,繼而Enron問題湧現後,摩根大通被轟遲遲不肯交代與該能源公司的交易,連聯邦儲備局也要介入調查。一個月前,摩根大通的大客基本已沒有了新的拖欠借款,而夏里遜仍在公司屹立不倒。不過,摩根大通的股價卻進一步下挫,原本已自52星期高位下滑了40%,2月底再下跌6%。

信貸評級有下調危機
信貸評級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Poor)最近將摩根大通的經營前景評為負面,而如果再有更多壞帳,其AA信貸評級亦難免會被降級,令盈利受到影響。若然信貸評級被降級,不但會令到摩根大通的的資本成本大漲,更會令衍生工具業務的顧客卻步。
摩根大通現時的困窘,與兩年前的風光,形成強烈對比。當時摩根大通仍然稱為大通(ChaseManhattan),本來專注商業銀行業務,夏里遜眼見股市一片好景,遂積極拓展盈利極高的投資銀行業務,與高盛(GoldmanSachs)及摩根史丹利(MorganStanley)競爭,從事股票包銷服務,並提供收購、合併的專業意見。
夏里遜決定大量批出借貸予一些新興的科技公司,當中包括毫無流動資金的360Networks,希望藉此招徠更多客戶。夏里遜又四出瘋狂收購,最終更以高於帳面值3倍的330億美元吞併了J.P.摩根。同時,夏里遜又下令其創投基金(VentureCapital)部門吸納更多網站及電訊股。

策略失誤付沉重代價
但好景不常,經濟泡沫很快爆破,而摩根大通亦隨即陷入困局。360Networks及其他電訊公司相繼倒閉,創投基金部門去年虧蝕了12億美元。最糟糕的是,58歲的夏里遜似乎眼光奇差,那些投資銀行均在最高峯期買入,現時當然是啞子吃黃連了。
摩根大通另一失策的地方,是過去兩年來只重視大公司客戶,沒有效法花旗銀行集團(Citigroup)般兼顧小存戶的業務,結果當市況逆轉,大客戶紛紛倒下時,摩根大通已恨錯難返。花旗銀行集團去季的盈利上升36%,達到39億美元,而摩根大通卻要虧蝕3.32億美元,可見後者要為策略上的失誤付出了沉重代價。
摩根大通聲稱,現時它的盈利只有1成來自貸款業務,而10年前則是5成。然而這並不代表其整體風險下降,反之,其信貸評級下降,正好反映其衍生工具業務的風險,而有關衍生工具的賺蝕,由於混雜於其他帳目內,外間實不易知道。摩根大通對安然的放款,除了部分是直接貸款和債券外,還有大筆款項涉及商品衍生工具交易,其形式近似孖展買賣,由銀行出面預借款項。
據業內人士說,這類交易即使出現虧損,按現時的會計通用準則,亦不會在貸款壞帳比率中反映出來。
摩根大通目前的股價,又是否已正確反映了公司的情況?夏里遜當務之急,是要說服華爾街的分析員,股價已相當便宜,可以趁低吸納。但如果經濟復甦步伐未如理想,令壞帳惡化,或者銀行再次出現重大的決策失誤,相信他的總裁位不會坐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