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被改編了無數遍,但真正看過莎翁原著的又有幾人?一般改編者的着眼點都在一對年輕戀人的激情上,試問有多少人會理性地想一想,羅密歐和茱麗葉充滿性格缺陷,其實害死他們的是他們的衝動。
有性格缺陷的人,即使遇到不幸也不能稱為悲劇英雄,所以《羅密歐與茱麗葉》並非莎翁四大悲劇之一。
最近再重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電影版,是「後現代激情篇」,難得導演在着重激情之餘,並沒有過份聖化這一對青少年戀人。
要知羅密歐與茱麗葉由結識到殉情都不超過一星期時間,而在羅密歐爬入茱麗葉房間纏綿的前幾天,這個多情男孩還在失戀,為拋棄他的Rosaline小姐而自暴自棄了好一段時間。
原著中那個研製假死藥的神父都嫌羅密歐是個朝三暮四、見異思遷的男孩,他要撮合這雙戀人並非為了激情或同情,只希望透過通婚來化解兩大家族的仇恨。
無奈,凡人所追求的是完美(充滿激情)的戀愛,而不是完美(沒有性格缺點)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