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是兒童節,一項調查發現,四成三受訪的青少年表示,希望父母多給零用錢或物質享受,而希望父母撥出多些時間相陪的青少年卻只有兩成七,顯示青少年普遍抱着熱切追求金錢和物慾享受的心態。 記者:簡慧茵
家長聯盟於上月訪問二千零七十一名十八歲以下青少年,結果發現七成二受訪者認為父母的懲罰及管制是有道理的,而八成人認同父母的內心是關心他們。
他們最欣賞父母的地方包括勤力工作、關心自己、用心照顧屋企、給零用錢及賞罰分明;而最不欣賞父母的地方則是吸煙、飲酒、暴躁及無理取鬧、父母常吵架、講粗口及不理他們感受。
調查又發現,四成三受訪者希望父母多給零用錢或物質享受;四成人希望多享有自主空間;三成六希望父母明白他們的感受;要求父母多些相處時間只有二成七。
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說,商業社會追求物質享受的觀念,已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價值觀,社會人士必須多加留意。
她建議,當局應仿效西方國家成立社區治療中心,透過家庭、學校及政府合作,改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此外,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今年一至三月訪問七十二名僱主及菲傭,發現家長及菲傭對照顧兒童的方法有異。家長期望外傭可運用鼓勵的方法,讓子女學懂在日常生活上照顧自己;但有三至四成受訪傭工稱,會協助少主處理日常生活事項。負責調查的機構建議勞資雙方應好好溝通,以免小孩得到過分的照顧。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較早前則訪問六所政府醫院共四十二名病童、六十七名家人、五名兒童病房主管及三十九名醫護人員,了解醫院對《兒童病人約章》的實踐情況。發現病房主管普遍認為他們已做到了《約章》內要求的服務,而受訪者對公立醫院的兒科住院服務評價普遍感到理想,但在溝通、兒童遊戲服務、家長設施及員工訓練方面仍有待改善。
此外,昨日在旺角一個美食廣場舉行的「創意無限小廚師」比賽,吸引二十名六至十二歲的小孩參加,小朋友用心比賽,現場歡笑聲此起彼落。最後由十一歲的林文莉及七歲的胡世璟以一個「雜錦銀包」模樣的薄餅奪得冠軍。
而麥當勞為慶祝兒童節,昨午三時開始,向十二歲以下小朋友免費派發軟雪糕一杯,不少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