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簽意向15公司 暫未有表示退租<br>數碼港出租率僅五成

已簽意向15公司 暫未有表示退租
數碼港出租率僅五成

【本報訊】一度號稱「香港矽谷」的數碼港即將落成,但其租務情況卻令人憂慮。一向堅持樂觀的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尤曾家麗,昨天首度披露數碼港第一期辦公室出租率約為五成。她仍認為出租率是否理想是「見仁見智」,但亦承認部分原打算進駐數碼港的外資公司,因經濟環境及總公司的指示有變而未能如期遷入。

租金與市場平軌
數碼港於九九年,在政府未經公開招標程序下交予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數碼動力發展,曾引發廣泛爭議。當時,政府理由之一是希望此項目盡早完工,以吸引科技公司使用。不過,尤曾家麗昨出席數碼港公共運輸總站暨巴士服務啟用儀式時首次披露,只有三家公司正式租用第一期的辦公室,它們分別是電訊盈科旗下的數碼港有限公司、美國最大公司通用集團旗下的GEIS及芬蘭電訊公司Sonera,共租用了約五層樓面。
資訊科技及廣播局於一月份向立法會提交的數碼港進度報告指出,數碼港第一期的辦公室租戶,最快可在前日開始進行裝修工程。第一期的辦公大樓高十五層,但一至五樓為中央電腦控制中心,即可供出租的樓面共十層。至於租金,尤曾家麗謂會不斷檢討,但一定會與市場平軌,現仍維持在每呎十一至十三元的水平。
負責數碼港的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副局長譚贛蘭表示,辦公室的管理費仍維持每呎五元五角,但當局正研究將第二期及第三期的管理費範圍,由五元五角至七元,收窄至五元五角至六元。她稱現已接獲八十宗租用各期辦公室的申請,當中一半已完成審批,希望可於六月詳細公布第一期餘下的租戶名單。

暫時無人「縮沙」
另外,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於九九年簽訂意向書的十五家公司(見附表)中,暫時仍未有人表態「縮沙」,但這些公司未有出現在第一期的租戶名單內的理由,其一是其現有的租約未滿,其二是部分公司在科網股泡沫爆破後發展大計有變,甚至銷聲匿迹,意向書又沒有規定雙方需於何時正式簽訂租約,故當局亦希望在整體市場好轉時才再「重提舊事」。
電盈早前向分析員表示,於數碼港項目的投入金額將由七十億減至五十億,消息指對由始至終不用分毫的政府沒有構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