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5424省成本 巨額賠償暫告終<br>中石化4子公司今年料勝去年

裁員5424省成本 巨額賠償暫告終
中石化4子公司今年料勝去年

【本報訊】中石化(386)旗下4家子公司去年度業績差強人意,今年更要面對中國加入世貿及油價飆升的挑戰,但4公司均有信心今年業績勝去年,特別是去年大刀闊斧裁員合共5424人後,今年毋須再負擔巨額賠償。

市場對於大幅裁員的4家石化公司反應正面,上海石化(338)股價昨日升8.33%,收報1.17元;北京燕化(325)升7.14%,收報1.05元;儀征化纖(1033)升5.22%,收報1.21元;鎮海煉化(1128)升1.67%,收報1.83元。

燕化已除「三害」
北京燕化去年盈轉虧,蝕2.83億元(人民幣.下同),原因之一是大幅裁員兩成,2320人參與自願離職計劃,該公司為此要支付2.5億元賠償。董事長杜國盛表示,今年不會再大規模裁員,有關開支將大減,加上裁員後每年可節省約6000萬元,對業績幫助很大。他說燕化現有員工1.07萬人,尚有再降10%的空間,但會逐年減少。
燕化「見紅」另外兩個原因,是去年停車100日大檢修,及產品加權平均價格下跌8.7%。但今年不會有大檢修,3月份的產品價格,相對1、2月的低位回升約10%。杜國盛說:「我們第一季已經持平,半年應有盈利,02年全年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盈利。」

用油成本效益增
至於員工人數達3.2萬的上海石化,去年裁員1500人。董事兼副總經理戎光道解釋,該公司現職員工中,逾4000人已提前退休,但仍領工資、1萬人已撥離到其他輔助業務中,實際員工只為1.8萬人,該公司計劃與國際水平看齊,在2005年前減員至1.5萬人,即會每年再流失約1000人。
除了人工成本外,油價對4家以石化下游業務為主的公司影響也很大。上海石化總會計師韓志浩預計,今年油價每桶在22至27美元間(即每噸約1500元),低於去年平均每噸1654元,今年首季該公司的用油為去年底購入,價錢每噸1250至1300元,預計第二季的用油成本會隨近期油價飆升,但整體效益會勝去年。

洋貨衝擊不嚴峻
至於入世後來自洋貨的衝擊,4家公司都認為情況不算嚴重。儀征化纖董事長傅興堂指出,以聚酯切片為例,雖然名義關稅由16%減至12.8%,但由於實際關稅只是8%至9%,故首季洋貨不見大增;另外該公司同時會搶佔外國市場,今年便計劃出口3萬至3.5萬噸瓶級切片(SSP)到歐洲,將今年2月投資的10萬噸SSP的能力消化掉,避免壓低內地的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