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袁崇煥將軍冤死的悲劇(是最殘酷的凌遲啊!而且血肉片片還要被愚昧的群眾即時搶吃!繼續敲碎頭骨!之後剩下完整的頭顱,還要被崇禎皇帝梟首示眾!)……原本已經非常令人震撼,思之每覺時間即時停頓,不知如何是好……
……再加上佘義士家族誓死守墓至今三百七十五年,實在鮮有聞之而不動容者!
(當然這裏說的應該只是已經學會「努力超越生物層次」的人,不包括那些「只懂活在生物層次,甚至毫不自覺」的人。儘管無論是「勉力提昇」或「放任沉淪」,都是人。)
最近袁崇煥悲劇與佘家守墓的稀世事迹,又成為城中文化界話題,因為一向堅持文以載道的「致群劇社」上月重演成員白耀燦編劇的《袁崇煥之死》,再度引起觀眾熱烈討論。
並且佘家第十七代傳人佘幼芝女士和她丈夫焦立江先生與兒子焦平,都來了香港,參加「演後座談會」,見報率頗高。逐漸,討論的焦點,開始集中於最關鍵的問題:北京何時修復袁祠?
其實政府已經很難得,清拆了北京城內所有墳塲,仍然保留袁墓,並已於一九九二年修復。問題是殘破的袁祠,有十數戶人家霸佔僭住,佘家屈居一隅,至今仍守在一間破破爛爛的斗室。佘女士已經六十三歲了,經歷過文革,身體不大好,望能於佘女士有生之年,完成此事。
(編按:石琪外遊,陸離暫時代筆。)
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