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快餐業巨擘麥當勞近日受到雙重打擊。受美國爆發禽流感影響,日本麥當勞絕大部分分店已停止出售甚受歡迎的「麥樂雞」食品;在美國,向來號稱徹頭徹尾是美國出品的「麥當勞漢堡包」,今後將成絕響,因為美國牛隻供不應求,麥當勞決定改為入口較便宜的澳洲及新西蘭牛肉。
日本麥當勞株式會社發言人蟹谷表示,日本麥當勞使用的雞肉大部分由美國維珍尼亞州入口,但由於當地爆發禽流感,日本政府至今仍禁制當地雞肉入口,因此日本麥當勞大部分分店用完雞肉存貨後,於上月二十二日起陸續停售「麥樂雞」,截至周三,日本三千八百家麥當勞中已有近九成停售「麥樂雞」。
自美國維珍尼亞州爆發禽流感後,日本政府於上月十八日禁止所有美國雞隻入口,至上月二十九日撤銷,但仍禁制維珍尼亞、賓夕凡尼亞及緬因州的雞肉。
蟹谷指出,日本麥當勞已向中國和泰國洽購雞隻,預期最快可在本月中恢復「麥樂雞」的供應。
日本麥當勞和厚生省均表示,日本沒有人因食用「麥樂雞」而感染禽流感。厚生省官員稱,世界衞生組織指人類接觸生雞隻才會感染禽流感,食用經烹煮的雞肉不會染病。九七年,香港曾有六人因感染禽流感喪生。
日本麥當勞因美國雞肉問題而停售「麥樂雞」,美國麥當勞則因本土牛肉供不應求、價格貴,決定與競爭對手BurgerKing及Wendy's看齊,從澳洲和新西蘭入口較便宜的瘦牛肉來炮製漢堡包。
麥當勞公司發言人賴克表示,美國全國一萬三千間麥當勞餐廳中,位於東南部地區的大約四百家正試驗使用澳紐入口牛肉製造漢堡包。但賴克強調,顧客不會發現漢堡包有任何不同。他說:「我們正用上好牛肉,進行小規模試驗。」
一般來說,漢堡包當中的牛肉塊,是以瘦牛肉(即脂肪含量不足一成的牛肉)與便宜的碎肥肉混合製成,脂肪含量是與超級市場出售攪碎的牛肉相若。
在美國,快餐店使用的瘦牛肉多來自年紀老邁的母牛或乳牛,由於近年美國牛農減少牛群數目,老牛亦相對減少,令瘦牛肉供不應求。不過,澳紐兩地卻有大量瘦牛肉,因為當地牛農以草作飼料,不像像美國牛農般用穀物餵牛(吃穀物的牛脂肪較多)。
澳紐的瘦牛肉售價亦較美國的便宜,每磅只需五至二十美仙(約零點三九至一點五六港元)。麥當勞這次為了減輕成本,改用澳紐入口牛肉,勢將激起美國牧牛業的怒火。麥當勞是美國和澳洲牛肉最大的單一買家(澳洲牛肉用於美國以外的麥當勞餐廳)。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