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辦法不是打擊、禁止港人透過互聯網、長途電話到海外下注,而是讓賭波活動合法化。
雖然特區政府官員表示修訂後的賭博條例只想針對收受賭注的海外莊家、博彩公司或網站,雖然特區政府官員表示新的條例並不是要監控市民的網上通訊,但是新的條例既不能解決非法賭波的問題,又對市民個人的私隱及通訊自由造成損害,我們認為立法會有必要小心研究條例可能造成的壞影響,以免通過一條好心做壞事的條例。
首先應該看到,造成不少海外博彩公司、賭博網站在香港大張旗鼓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香港人愛上了網上投注,也不是因為海外的受注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或更佳的賠率。最關鍵的因素是香港在賭波合法化方面議而不決,到現在仍是落實無期,以致那些有興趣參與的市民只能尋找其他途徑下注。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海外知名的博彩公司及鄰近地區的博彩公司便乘虛而入,吸納香港人的投注。因此,要有效打擊海外博彩公司,防止投注額流到其他地區,最佳的辦法不是打擊、禁止港人透過互聯網、長途電話到海外下注,而是讓賭波活動合法化,讓本地的博彩機構如馬會等可以名正言順的提供安全、可靠的途徑讓市民參與賭波;試想想當市民能很方便的在港下注時,他們怎麼還會光顧海外或其他地區的博彩公司呢?
事實上賽馬博彩合法化的經驗也清楚說明,合法化政策比禁制或執法人員嚴厲對付更能有效打擊外圍活動,當馬會的投注站、投注設施在合法化後愈來愈方便、愈來愈普及時,外圍馬莊家便逐漸式微,到最後只剩下非常零星的組織。既然已有這樣的經驗,為甚麼特區政府還要捨易取難,不讓賭波活動合法化,反而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付在海外難以調查的機構呢?
更何況要打擊網上賭博及市民致電海外投注,便要讓執法人員有權監察、監聽市民在網上、在長途電話發出的訊息,雖然政府官員表示政府無意監控市民的網上活動,但給予執法人員這樣的權力仍難免對市民個人的私隱及通訊自由構成損害。像這樣的代價,市民願意付出嗎?
我們認為,海外博彩公司在香港坐大及吸納大量投注本身並不是獨立的問題,而是賭波合法化了無寸進的副產品。因此政府優先該做的是打破道德的包袱,放手讓賭波活動合法化;當香港出現方便及可靠的投注渠道時,不僅非法外圍賭波將式微,海外博彩公司也「無啖好食」,到時根本不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打擊海外賭博了。
(圖)港府應擯棄道德包袱,實行合法賭波,才可以杜絕海外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