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範恐怖分子匿藏貨輪內並用大殺傷力武器襲擊美國港口,美國政府正積極推動使用貨櫃輪電子偵測追蹤系統,希望在全球十大港口率先實施,當中有三個港口是在中國大陸。但美方估計計劃可能遭到中方的阻撓。
美國加州聖何塞《信使報》周日報道,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美國驚覺恐怖分子可能以大型運輸工具施襲,已即時全面加強機場和飛機的安全管制;但海運方面,迄今仍在研擬如何防範恐怖分子利用貨櫃輪將低當量核武偷運入美國、並在港口引爆。
一旦發生上述情況,不但會癱瘓美國的船運業,更對美國港口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美國官員指出,去年共有七百八十萬個密封貨櫃運到美國,貨物總值三萬七千四百四十億港元;若港口停止運作,美國的經濟勢將蒙受龐大損失。報道說,當局希望能在二○○八年底前,建立一套類似目前追蹤飛機防空系統的海事防衞系統。
構思中的海事防衞系統是以衞星為基礎,要求所有船隻先安裝自動識別系統,令美國官員可以掌握抵美船隻的身分、速度、位置及航向之餘,還可充分了解船上的人員和貨物。
美國海軍為求盡早落實計劃,已向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提議把限期提前四年,並要求郵輪、運油輪及運載化學品的貨輪在明年安裝自動識別系統。
不過,官員承認IMO的會員國都是主權國家,不能強迫對方接受。在取得各國共識前,美國希望能在全球十大繁忙港口率先推動使用貨櫃輪電子偵測追蹤系統,因為有逾半密封貨櫃是來自這些港口。
白宮關鍵基建保護委員會專家哈里斯指出,有關建議遭到某些國家的抗拒,尤其是中國。按貨櫃吞吐量計算,全球十大繁忙港口中,中國佔了三個,包括香港、深圳及上海,而台灣的高雄也榜上有名。
美國國土安全辦公室副主管彼得曼上將透露,若美國官員無法將限期推前,美國將會在六月的八國峯會上向七國領袖施壓。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