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相機 - 蔡瀾

最小相機 - 蔡瀾

飛機上旁邊坐了一個日本人,看我要了一本日文雜誌,和我聊起天來。

「你是幹甚麼的?」我不客氣地問。
「研究攝影機。」他回答。
這一來我即刻有了興趣:「哪一種?」
「世界上最小的。」
我的好奇心更重了:「小到甚麼程度?數碼的還是傳統菲林的?」
「兩樣都不是。」他說。「這個相機只有一顆藥丸那麼大,用來看腸胃,給病人吞下去,就不必從喉嚨插進一根鐵管那麼痛苦。」
「這個技術我也聽說過,實際上有沒有醫院在用?成功了沒有?」我問。
「美國的哈佛大學醫學部、北加路連納大學消化器學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醫科、東京大學、東京女子醫大、東京慈惠醫科大學,都在用了。成功率一百巴仙。」
簡直是天方夜譚,科幻片中才出現的事。
「我們的公司從一九七六年就開發這個技術,最初弄得再小,也不可能裝進一個那麼小的電池,我們讓電池這個觀念害了幾十年,最後的突破是放棄用電池。」
「不用電池怎麼操作?」我問。
「用體外的微電波操作。發明出CCD電荷結合素子來。相機直徑一公分,長二點三公分,鏡頭的周圍裝了四管LED的小燈,病人吞了下去之後,電源由體外的機器供應,又用磁力扭轉鏡頭的角度,再讓燈閃亮,一秒鐘可以拍三十張照片,傳送出來,畫面比普通的攝影機更清晰。」
「用完可不可以再用?」
「排出來就丟掉,反正每個才賣一萬円。你如果有興趣,可在網上查閱www.rfnorika.com 。」他說:「我們正在發明另一個相機,用來探察胎兒,只有火柴頭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