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地產股仍是上落格局

陸叔講股:地產股仍是上落格局

在過去數日的復活節長假期,樓盤銷售反應理想,截止3月31日,多個新盤共售出575個單位。但回看昨日港股的表現,地產股走勢卻不甚理想,其中新鴻基地產(016)及恒基地產(012)分別下跌2.1%及3.3%,反映出雖然地產市道表現尚算理想,但似乎投資者對地產股的熱衷程度仍然不大。
原因很簡單,回顧過去一年,平均每個星期新樓盤的銷售量為500個左右,如果遇上長假期,新樓盤一星期的銷售更達600至700個,所以過去多日的樓盤銷售雖然有575個,但只是剛達到過去的平均標準,並不太突出。
根據數字顯示,現有的新樓盤貨尾數量大約有13000個單位,數字雖然較去年底微跌,但近半單位在市場已經放售超過一年,反映香港的樓市仍然供過於求,新樓盤有滯銷情況。
其實以平均每星期出售500個單位計算,即平均每月新樓盤銷售大約為2000個左右,所以以上的13000個貨尾單位如要悉數被市場吸納,便需要6至7個月時間,但問題是市場仍不斷有新樓盤落成推出,所以這13000個單位要在市場推售成功,有一定難度。

求過於供影響盈利
根據估計,2002年將有近3萬個新的樓盤落成,即平均每月有2500個,故此新的落成單位加上樓盤的貨尾單位共有4.3萬個於今年內可在市場發售,如以現在每周銷售平均500個單位計,並不足以令存貨量減少。在這個情況下,存貨不跌,已令樓市上升的動力遇到阻礙,求過於供的情況仍然困擾香港樓市。
另外,各地產股剛公布的業績中可以看到,多間公司的邊際利潤都有倒退情況,其中恒基地產更出現單位數字的邊際利潤,因而盈利大幅倒退,令市場甚為失望,加上以上數字反映出樓市在未來一年仍然甚為困難,相信地產公司的盈利在短期內都難以得到明顯改善,故此地產股可以上升的空間實在有限。加上港股仍然缺乏資金,投資者在現階段大多選取一些有復甦概念的股份來投資,地產股有這麼多不明朗因素存在,相信投資者暫時不會積極吸納。
過去數月地產股的走勢,都只維持在一個上落的局面,相信未來走勢仍會繼續牛皮,投資者只宜高沽低吸,對地產股暫不宜存有太大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