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因經濟不景,近年大批裁撤資深員工,日本一個民間組織想出一個解決國內嚴重失業問題的「好橋」,就是積極游說中國政府,輸入該等被裁撤的日本中、老年技術工人,以補充中國高級技術人才不足的情況。中國政府仍在考慮該建議,料今年上半年有決定。內地傳媒就警告說,若中國技術工人質素不提高,就會被大批洋工人搶去飯碗。
日本《產經新聞》上周六報道,日本築波大學及三和綜合研究所等組織,合作籌組一個非牟利團體「日中技術人員交流中心」,支持日本輸出國內過剩的老中年技工到中國工作,「希望將這些人的知識,轉用到加入世貿組織後正在謀求實現國際化的中國企業」。
中國國家人事部屬下的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昨天向《中國青年報》證實年初收到該建議,目前雙方仍在積極研究中,包括做一些必要的調查。
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的莊主任對能否成事,表示把握不大,因為這等日本技工既非一般勞工,又未達到外國專家的水平,目前大陸沒有相應政策可以參考。
他說:「目前正在着手調研,今年上半年會有最後結果。」
不過,他認為此建議對中日雙方也有利,既可解決擁有高級技能的日本工人提前退休問題,也可補中國企業的高級技工嚴重短缺。
《中國青年報》就警告說,若中國技術工人質素再達不到高技術的要求,只有兩種結果:要麼世界的頂尖製造業搬出中國,要麼是大批洋工人搶去中國技工的飯碗。
另方面,中國大城市的工作對外國人愈來愈具吸引力,根據上海市政府統計顯示,到上海工作的外國人近年大增,去年就有二萬五千多名外國人辦理上海就業證,較前年增長逾一成四,新辦證者五千七百多人。
台、港、澳人員去年辦理就業證的近三萬四千人,較前年激增近兩成,近九千五百人是新辦證。
上海市政府亦計劃放寬外國人就業的審批條件,並簡化審批程序,給予聘用單位更大的自主權。
《中國青年報》/上海《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