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足球狂熱 經濟受惠

國際視野:足球狂熱 經濟受惠

觀賞足球比賽已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隨着足球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著名歐洲球會不惜大灑金錢羅致有分量的足球明星,除可提高球隊名氣,吸引多些球迷進場觀看比賽,增加門票收益外,若能躋身聯賽前5名,更有機會參加歐洲各大盃賽,門票分成加上電視直接轉播的收入,可謂豬籠入水。

有助刺激消費
歐洲早已設立一個買賣球員(或球星)的市場,此種交易除是一門學問外,有時還要講點運氣。縱使出高價買入頂級球星,但可能因球隊中其他球員,未能加以配合,導致格格不入,或演出時好時劣,不但流失球迷觀眾,球星身價亦可能因演出未如理想而下降,到球會要將其出售時,價錢可以想象多被壓低,令球會損失不菲。當然好球員若能快速融入球隊,發揮淋漓盡至,對球會帶來的得益,也是無法估計。
足球狂熱為經濟帶來的貢獻不容忽視,每年花費在與足球有關消費及支出,例如球員羨煞旁人的薪金、球票、廣告、轉播費、紀念品,甚至交通費、住宿費、飲食等等,可謂天文數字,歐洲整體GDP得益自這個環節的百分比究竟有多少,將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然而資訊發達為人們帶來無限歡愉之餘,爭奪直接轉播足球比賽的不同電子媒介,他們之間競爭之激烈、風險之高,球迷又哪會知道或關注?例如英國收費電視台數碼ITV以120萬鎊(約1336萬港元)奪得英國甲組一場足球比賽直播權,卻只得1,000人願意付費觀看,損失慘重。畢竟現場氣氛遠勝看電視,何況賭波風熾熱,球迷(或非球迷)對「結果」的重視似乎又遠勝於「過程」。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