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油價下跌及下游業務競爭激烈,中國石油化工(386)宣布2001年度(12月年結)的純利只有160.25億元(人民幣.下同),倒退18.17%,但純利略高於市場預期。
中石化董事長李毅中在業績公告中稱,去年的不利因素包括原油價格下降,新加坡成品油價格於6至8月出現扭曲,以及化工產品價格下跌,市場情況嚴峻,但由於新收購新星公司增強了上游板塊的實力,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
中石化全年生產原油2.69億桶,天然氣1628億立方呎,分別增長8.8%及103%。該公司全年加工原油每日204.24萬桶,下跌3.2%,但當中加工低成本的高硫原油則增加40.4%,至每日38.76桶。中石化全年共裁減6.8萬人,支付減員費用為25.46億元,估計今後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15.7億元。
中石化屬下的上海石化(338)的純利大幅倒退86.45%,只有1.16億元。董事長兼總經理陸益平指出,主要是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市場競爭加劇,令大部分石化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他又稱,由於內地石化產品市場正處於谷底,價格進一步大幅下調的可能性不大,反而因為中國加入世貿後,汽車消費和下游輕紡產品出口均會有所增長。
同樣出現盈利大倒退的還有儀征化纖(1033),純利僅1.71億元,跌79.67%,主要因為產品加權平均價格下跌21.9%,其中以聚酯產品的經營情況最困難。
北京燕化(325)更轉盈為虧,錄得虧損2.83億元(00年純利為3.48億元),董事長杜國盛表示,劇烈競爭加上該公司為了配合乙烯產能擴展計劃,停產時間延長和新裝置投產初期不穩定,令該公司主要產品減少,加上因為裁員而引致的額外支出,故出現虧損。
中石化系內唯一有盈利增長的是鎮海煉化(1128),該公司在成品油價下調及設施大修情況下,純利仍增長10.27%,達4.64億元。
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偉君在業績報告中表示,盈利增長是因為在降本增效的努力下,煉油單位現金操作成本為每桶1.35美元,優於中國行業平均水平。不過,如果扣除上半年因為放開成品油價格限制而勁賺的2.94億元,下半年只賺1.7億元,較00年下半年倒退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