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天的六點八級大地震,演變成民進黨「圍剿」馬英九的政治災。民進黨人對國民黨的政治明星、台北市長馬英九可謂「恨之入骨」,前天大地震死者屍骨未寒,執政民進黨中央官員即「圍剿」馬英九,指摘台北市政府過於慷慨,向死者發放的撫恤金高達一百萬元新台幣(約二十二萬港元),比中央政府發放的三十萬元新台幣(六萬七千港元)高很多。馬英九反駁稱,台北市的撫恤金標準是上任市長陳水扁任內定下的,他只是「扁規馬隨」。
內政部長余政憲昨說,為全台公平起見,行政院早去函台北市政府,要求訂定天災救濟金統一標準,但台北市維持一百萬元金額。余政憲強調:「不能他生在台北縣就較歹運,只能領二十萬元(死者家屬另獲十萬元慰問金),生在台北市較好運,就能領一百萬元。」
他表示,既然台北市「比較有錢」,未來中央政府將不再撥出社區活動經費給台北市。行政院長游錫堃也促請台北市依據中央政府的重大災害救助標準處理。法務部長陳定南更質疑,台北市政府為何批准在地震帶興建百層高樓。
面對民進黨中央官員的「圍剿」,馬英九非常不滿地說,台北市的補助標準是總統陳水扁任該市市長時訂下的,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時也採用這個標準,當時國民黨中央政府發放的死者補助金是一百萬元,陳水扁還主張提高至二百萬元,因此他前天決定按照「九二一」標準發放補助金並無不妥,否則一定會被質疑「為甚麼以前死的錢多,現在死的錢少?」他表示,批准興建國際金融大樓也是陳水扁在任時的事。
國民黨發言人郭素春也聲援馬英九,她說:「余政憲用死難者作為鬥爭工具,是只知擁權自重,不知民間疾苦。」郭素春認為,余政憲有「逢馬(英九)必反」味道。
在馬英九及國民黨反擊後,內政部的態度終於軟化,下午發表聲明稱,尊重地方首長的行政裁量權,盼全力為救災共同努力。
在前日大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台北市,昨日已回復正常,股滙市交易未受影響,只是部分交通受管制地區大塞車。當局截至昨日傍晚共錄得三百六十多次餘震,其中一次餘震達四點九級。是次地震死亡人數則增至五人,全是建築中的國際金融大樓地盤工人,另有二百七十八人受傷。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昨晨聯同台北市工務局等部門官員,登上國際金融大樓檢查,看是否有人需要為吊臂墜地事件負責。承德路的民房危樓則於下午拆卸。
記者蔡志郁台北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