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下,黃大仙出現「老人跳蚤市場」,近日更成行成市,每逢下午或假日,聚集二百名大部分都是長者的無牌小販,攤開千奇百怪的雜物就地擺賣,貨物價錢由幾角至數元,吸引不少區內貧戶光顧。有檔主稱,好景時,日賺數十元,部分小販更帶同小孩子「上陣」。
長者小販集中於黃大仙大同街及東泰里一帶,據稱,在二十年前已有人開始在此擺檔,但人數不多。近年因經濟不景及人口老化,無牌小販數目不斷增加,目前約有二百人擺檔,當中多是年逾七十歲的無依老人,近日則增加一些五十多歲的失業工人。
小販多於區內黃大仙居住,每天下午二時許開檔,但經常被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掃蕩,由於貨物不值錢,一旦被捕,罰款往往高於貨價,故檔主「走鬼」時來不及收檔,便寧願「棄貨潛逃」。
擺檔售賣的貨品主要是家中多餘的雜物,包括神枱燈、玩具、舊衣物、舊波鞋、杯碟、陳年色情雜誌、殘舊手表等。貨品售價五角起,多買幾件更可講價,有人付二十元便可捧走一大袋舊衣物。雖然貨物賣相不算精美,但因價錢低廉,愈來愈多居民都來此「執平貨」,場面非常熱鬧。
六十二歲的劉嬸,大半個月前起在黃大仙擺檔,售賣舊衣物及舊色情雜誌,每逢假日,六歲外孫女更幫手擺檔,兩婆孫合力賺取家計。「老公成七十幾歲,點搵工呀?三個仔女失業冇畀家用,惟有做小販啦!希望賺到三、幾十蚊,夠買餐餸已經好滿足!」
劉嬸坦言,因不想成為社會的「蛀米大蟲」,故寧願拋頭露面擺檔,也不要向政府領綜援。劉嬸營業十多天來,每天平均賺數十元,最好生意時可賺百多元,足夠購買全家人的糧食,尚算滿意。
長得精靈可愛的六歲外孫女「小妹」,落力地向路經的老伯推銷大堆舊色情雜誌,沒有半點尷尬。「鹹書大減價,每本一蚊,快啲買啦!」小妹讀幼稚園高班,成績優異,考獲全班第三名,她說最喜歡與婆婆擺檔,因為可以為家人賺錢。記者問「小妹」知不知道這是甚麼書,她壓低聲音說:「鹹濕書囉!」問她會不會翻看,「小妹」但則害羞地搖頭。
記者:吳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