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正確 - 區樂民

方向正確 - 區樂民

急症室不收費,求診數字不斷上升,遠超於人口增長速度;考其原因,不單單是經濟惡化。
我實習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駐守急症室,令我學會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每晚十時開始,不少患輕微傷風咳嗽的人前來求醫,問他們病了多久,有的說一天,有的說兩天;再問為甚麼不看白天和黃昏的普通科門診,他們支吾以對。上司教導:「如果仔細診症後你認為情況穩定,可以只給一劑藥,然後寫介紹信着他們明天排隊看普通科。」
「不是說『醫者父母心』嗎?」我問:「為甚麼不多給病人幾天藥物?」
「正因為醫者父母心,」上司答道:「我們有責任教育市民,讓他們明白小病不該來急症室,以免阻礙搶救真正患急病的人。」
過了數載,公營機構忽然變了,瀰漫着「數字文化」。這個部門的求診數字上升,就可以憑數字向總部要資源,總部亦可以拿着客觀數字向政府要錢。我的師弟妹對我說:「現在急症室不單不可趕走患小病的人,甚至鼓勵傷風咳的病人回來覆診,以製造數字。」
自食其果,是永恒的真理。然而我不悲觀,因執政者已認清問題,懂得建議急症室收費,方向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