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在歐洲是很普遍的東西,除了用來榨橄欖油,生橄欖果也會用來做醃橄欖,甚至是護膚品,皆因橄欖味道獨特,而且好處多多。香港人一向較少吃橄欖製品,不妨到這個名為「OlivePassion」的橄欖節一看,對這種歐洲人視為瑰寶的橄欖認識多一點。
記者:謝翠玲 攝影:楊錦文
地點:city'super(銅鑼灣時代廣場地庫1層)
「OlivePassion」舉行日期:今日起至7/4(星期日)
營業時間: 10:30am-11:00pm(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前夕)
10:30am-10:00pm(星期日至四,及公眾假期)
■醃橄欖是口味十分西化的食物,未試過真的不知是否合胃口。所以這個試食攤位很受歡迎,老老少少都會拿起牙籤拮一粒醃橄欖試食。
橄欖,除了用來做橄欖油,醃橄欖也是歐洲人很喜歡的食物。醃橄欖可以空口直接食,不過口味對香港人可能會太強。可試試用來做沙律、煮意粉、夾麵包或以啤酒伴吃,可中和味道至更易接受。
「BirdinHand」是澳洲橄欖製品中一個較高級品牌,其醃橄欖味道比歐洲的口味較淡和腍身,更易為港人接受。鹽水醃橄欖有三種,分別是Verdale(青色、較細粒尖頭)、Manzanillo(紫紅色)和Kalamata(青色、較圓較大粒)。
玻璃樽裝($39/樽,300克,三種同價)
除了原粒以鹽或香料生醃橄欖,還有以餡料釀入去核橄欖內,可增添味道,同時咬落更爽脆。希臘就是Kalamata青橄欖的原產地,這隻希臘出品的釀橄欖口味最正宗,有着重香味的釀杏仁,也有口味較刺激的釀紅椒可以選擇。
($25/樽)(370克,兩種同價)
橄欖油跟其他香料配合後,便會形成新的味道。以下便是一些現成的調味橄欖油。
藍色的樽內是加入了檸檬汁的橄欖油,味道較清爽和微酸,用來煮海鮮口味最清新醒胃,而做沙律也很合適。至於紅色樽內則是加了香料的橄欖油,用來做希臘式串燒時,塗在羊肉牛肉上便最香口。
$125/瓶(500毫升)(藍色)
$150/瓶(500毫升)(紅色)
黑松露菌是一種很名貴的菌類,所以也不是人人所能負擔得起。幸好,也有這種加入了黑松露菌的橄欖油可以選用,加點充滿香氣的橄欖油去調味便能使菜式增添不少香氣,而且價錢經濟得多。
$85/瓶(100毫升)
歐洲的國家都充滿藝術氣息,而且還將這種風氣放入生活各層面。像這些頂級橄欖油產品的包裝都別出心裁,放上餐桌是調味也是擺設。
這個以「木偶奇遇記」為題材的玻璃瓶。全個油瓶以玻璃精工製造,中央的木偶公仔更是焦點所在。瓶中的是頂級橄欖油,可沾麵包或加入沙律中。放餐桌上作裝飾也可。
$250/樽(200毫升)
(原價$350/樽)
橄欖油最常配搭同用的調味料就是醋。這個油醋雙用瓶便將兩者同為一體。玻璃瓶分為兩層,外層是用來裝頂級橄欖油(250毫升),而中央部分則是放醋(100毫升),用的時候才按口味將兩者調校。
$450/瓶
很多人都對橄欖的烹調方法不太熟悉,這個橄欖節設有即場烹飪示範,每天都有專人示範如何用橄欖和橄欖油加上地道意式口味的乾番茄做長通粉。示範時段為每天的12:00noon-4:00pm和5:00pm-7:00pm。看完示範更可以拿一張免費食譜回家作參考。
看過橄欖,便要找機會試食一下由橄欖做的食品。會場內有現場即製的橄欖食品,包括沙律和開邊三文治。開邊三文治中,以橄欖香草沙律包最討人歡喜,以香草麵包,配合醃橄欖、番茄和生菜同吃,口味清爽。香草包跟橄欖的味道更是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