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策略留意市道 思路要跟到<br>賣樓有橋王逆市滿堂紅

雷霆策略留意市道 思路要跟到
賣樓有橋王逆市滿堂紅

今日是復活節長假期的第三天,也是各大地產商「埋身肉搏」的時候。其實,自九八年金融風暴以來,特首董建華又貫徹其「八萬五」房屋政策,令樓市一沉不起。而地產商的樓盤能夠銷售理想,成功套回數百億元流動資金再作發展之用,其銷售部要員實功不可沒。本報特訪問了三間大型地產公司的「賣樓天王」,了解他們究竟如何「度橋」,令到樓盤可以順利售罄? 撰文:劉碧思

新鴻基地產(016)屬下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雷霆有「樓神」之稱,去年推售第三代豪宅跑馬地禮頓山,在市道極低迷時亦賣個滿堂紅。雷霆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賣樓秘訣,首要「轉數快」。

歸功新地品牌效應
雷霆的威水史,除了禮頓山,還有98年推售的大埔雍怡雅苑,當時正值金融風暴,該盤於3天內售出全部68伙洋房。另外,他在99年推售北角豪廷峰,又創下金融風暴後樓盤認購倍數最高的紀錄,也是當年新盤開售首天銷售成績最佳樓盤。似乎無論市道如何,他都可以再創佳績。
雷霆說,賣樓一定要「轉數快」,看通市場的轉變,「賣樓賣得多成功都不會放在心,因為一個盤成功,對下一個盤無幫助,加上現時買家及市場轉得快,所以剛行得通的方法,下個盤未必行得通。一個盤成功,三個月就要將之當成歷史,以免妨礙思維。」他又稱,推盤成功應歸功於新地早已建立的品牌及質素,令買家有信心,但要賣個滿堂紅,還得看事前功夫。

賣雍怡雅苑一額汗
以禮頓山為例,定位為新地第三代豪宅,從事前的市場調查估計,該項目一半買家來自跑馬地的換樓客,另一半則會是中半山及東區換樓客,所以圖則便針對這些目標買家。雷霆說:「最重要是將現有的面積,完美分配,令每一類單位都受歡迎。」
禮頓山的佳績令人津津樂道,但最令「樓神」印象深刻的樓盤却是大埔雍怡雅苑。他說:「雍怡雅苑是一個很細的樓盤,只有68間屋,賣晒都只得10億元,但當時環境非常差,98年尾,無論股市、樓市都好低潮,滙豐(股價)只是拆細後約40元,又是政府入市前夕,當時心急賣(雍怡雅苑)是因為已建好,加上氣氛實在差,不知何時好轉。通常每次開盤我都好有信心,換句說話,若無信心我唔會開盤,但那次我真的有點擔心。」結果雷霆首創買樓送寶馬房車,3日內全數沽清。「印象深刻原因是一額汗,並非賣得成功。當時賣10億元樓,難度相等於現在賣50億元樓。」
雷霆於78年加入新鴻基地產。他笑稱,新地是一生人第二份工,至於第一份工同樣是賣靚嘢。他於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修讀市場學,據悉是一級榮譽畢業,第一份工是銷售高級音響器材B&O,約兩年後投考新鴻基證券做行政見習。

如無意外做到退休
「不錯,是『投考』,當年入行要考中、英、數,我在當年的康樂大廈考,有幾十人考,只請一、兩個。」他說,那個年頭,正值金融起飛,所以慕名加入新證,被取錄後卻不知就裏,變成入了新地,先做地產放款的工作,不久就協助公司從事收購,一直至今。他更說,如無意外,應會在新地工作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