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批透過香港賽馬會「優秀學生獎學金計劃」來港修讀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的近一百五十名內地精英將於今年畢業,其中四間大學初步詢問過校內的內地生,約兩成半至八成表示計劃留港。雖然本港正面對經濟逆境,但這批內地精英尚未畢業,已成為本港大企業爭相羅致的對象,甚至有人已獲得四、五份聘書,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形容僱主「爭到頭崩額裂」。 記者:倪清江
城市大學經濟金融系三年級學生卞多芬三年前放棄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學業,轉到香港就讀,在港不過兩年多的卞多芬已會說一口流利廣東話:「因為香港係世界金融中心,覺得有好多機會!」即將畢業的她,早前獲得五大會計師行其中兩間發出會計主任聘書,她選擇了其中一間,月薪逾萬元,「所有公司未來幾年會鍾意有大中華概念嘅人,即係識普通話、熟內地及香港市場。」
「喺上海時一日要用十六小時上堂同溫習,冇辦法,競爭太大;嚟咗城大後,每日只係八小時,競爭冇咁大!」卞多芬表示,來港後學會讀書竅門,加上競爭不太劇烈,所以也多了時間玩樂。卞多芬認為,上海的大學生好用功讀書,香港學生懂得玩。但她覺得「香港人做嘢同讀書時係兩個人」,工作時會好搏命、腦筋動得很快,她倒擔心就業時會遇到很大挑戰。
卞多芬認為,香港即使現時經濟不景,但基礎卻紮實,是個發展事業的好地方,「始終覺得掂,總理朱鎔基都話,上海喺十至二十年內追唔到香港!」
根據近期理工大學向二十四名即將畢業的內地生調查,有八成表示欲留港工作;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分別有三成二及兩成半計劃留港;而城大則至少有三人會在港工作(見表)。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外務總監吳克儉形容,該批內地生今年在港畢業,可說是在適當時間、地點及環境,「中國入世對佢哋有好處,因為佢哋喺香港有一段時間,理解香港,在國內又有相當網絡!」他認為他們有着本地及內地學生的優點,備受僱主青睞,尤其修讀工商管理、繙譯、數學及電子機械課程的,「簡直爭到頭崩額裂!」
中文大學的內地生來自北京大學及復旦大學,該校教務長何文滙指出,獲挑選來港的可說是「精華」,有的現已獲得四、五份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