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月旦:香港教育大革命 - 古德明

常山月旦:香港教育大革命 - 古德明

古德明

香港長官董建華最近表示,希望香港人記着他做的兩件事:「一是落實一國兩制,一是教育改革。」像他那樣留意教育的統治者,舊中國有秦始皇、朱元璋,新中國有毛澤東。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御宇,見「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實行焚書坑儒,教育只容醫卜農法四科。
明太祖朱元璋是秦皇以後第一獨裁暴君,改革教育手段卻不是焚書,而是着「禮部議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經四書八股文」(《儒林外史》第一回)。八股式教育成功取締了天下聰明,變成一本荒唐的《儒林外史》。而和教育改革並行的,是取締天下士氣,實行廷杖法,即坦露忤旨朝士屁股當廷杖打,「示辱而已」(《湧幢小品》卷十二)。
毛澤東結合了秦皇明祖的傳統,更加重視教育,發起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倡言「教授不如助教,助教不如學生。書讀得越多越蠢」(《毛澤東思想萬歲》六○八頁)。於是,白卷英雄張鐵生成為全國學生模範,教師則要接受學生教育。
現在,董建華政府改革教育,第一步是質疑教師的能力,規定要考語文基準試;第二步是打破港英成例,辭退官校教師並大肆宣傳;第三步是教育統籌局局長范椒芬宣布「對傳統精英學校十分不滿」,發公函命令各校「自我檢討」,實行坦露校長、教師屁股當眾杖打。
於是,香港教育學院可以在教師授課時,突然叫他們放下教鞭去領解僱信,教全港準教師明白做教師可以有多少尊嚴。
同時,他們鼓勵學生不要「讀死書」。范椒芬更上香港電台以身作則,批評她從前的師長要學生熟讀書:「我不愛讀英國史,因為中二時老師要同學背誦歷史。」他們鼓勵學生「愉快學習」。
於是,學生現在只求愉快,不愉快就怒斥師長。教師被學生當眾面斥無地自容灑淚課室的故事,教育界裏流傳不絕。
二○○○年十一月,董建華政府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聲明「特別不滿知識分子」。他們大力整頓香港教育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成功了。這成功見於教師提早退休的越來越多,校長到了六十歲申請留任的越來越少,大中小學生成績越來越差,赴歐美留學的風氣則越來越盛。
香港人一定會記着董建華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