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的債券獲超額認購13倍,在低息時代,儘管利率有上升的壓力,但兩年至三年的短期債券依然供不應求,短期債券風險不大,目前的所謂加息壓力,頂多是加1厘至11/2厘。美國絕不會在2004年前大幅加息,壓抑經濟的復甦,要記得,2004年是總統大選年,老布殊就是因為經濟不景而下台,小布殊豈會不懂這個道理?
北京爆發工潮,失業工人佔據公路,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控制最嚴,依然有工潮,可見WTO的確帶來巨大的壓力。這幾年,我們天天在談香港經濟轉型,實際上,香港經濟轉型的規模與內地一比,真沒得比,內地國企現在面對的轉型壓力更大,幾乎每一家國企都有大量的冗員。冗員增加成本,削弱競爭,中國入世之後,外資企業,外國商品排山倒海進入中國,國企不裁員就不可生存。我們天天在說香港失業率很高,實際上,內地下崗工人的比率比香港的失業率還高,這甚至包括了經濟發展最旺盛的上海。
上海及其他沿海城市還不錯,新投入的資金也不少,創造了大量新工作機會。現在問題最嚴重的是東北,曾幾何時,被捧上天的大慶成了重災區,當年毛澤東時代全國工業要學大慶,但今日大慶油礦大幅裁員,下崗工人騷動,據說人數超過萬人,事件若鬧大,大慶的中石油(857)內部會否出現嚴重的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