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化橋:民企指數非選美

張化橋:民企指數非選美

瑞銀華寶執行董事兼中國研究部主管張化橋,因民企格林柯爾(8056)及歐亞農業(932)事件,成為知名的民企分析員。這個40歲男人,自言雖已入行8年,但一點不覺工作悶,且還準備再做至少10年,才考慮退休,對工作仍滿有熱誠的他說:「我每天都想去見公司,有時候甚至希望快點天光,因為每天都有不明白的東西,好希望可以知道這些民企是怎樣賺錢的,當有所獲時便會興奮不已,怎麼我10年前沒想過幹這行,否則我已經發了!」
瑞銀華寶昨舉行記者會,宣布它的中國民企指數由即日起,加入8隻新成分股(見表),令成分股總數達到20隻,而負責開這個民企指數記者會的當然是這位瑞銀華寶「明星」張化橋。他指出,這些民企是「有入冇出」,除非他們破了產,否則不會因為業績或成交欠理想而被剔除,「就是想指數做一面鏡,如實反映民企的狀況,差則由它差,好則由它好,我們不是在選美。」
這個口口聲聲說自己「有好多嘢不明白」的男人,被記者問到既然如此,會否錯看了民企?善於「硬銷」的他立即借勢說;「都有可能,以前看錯基本上是低估了他們,因為我用了估量國企的方法去評估民企,日後也不排除會再看錯,把他們看得太好了。」張化橋認為國企不是全部壞,民企亦非全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