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企改革以來,下崗問題一直困擾中國社會,近日發生下崗工人上街示威的問題,相信中央政府會加以正視。早前在一篇討論有關中國經濟存在隱憂的文章已提過,下崗直接觸動社會保障的問題,恐怕最終再度引來市場揣測減持國有股份,從而影響中資股表現。
眾所周知,中國加入世貿正式落實,國有企業精簡架構以增加競爭力已刻不容緩,在國企改革的大氣候下,下崗無可避免,下崗所帶出的問題,就是中國要面對結構性失業。雖然近年內地經濟急速起飛,經濟增長達7至8%水平,但是就業率卻跟經濟增長出現背馳現象。這全因在新經濟的環境下,所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根本不能吸納中國現時主要的低知識及低技術勞動市場。即使中央會在短期內發債去接濟下崗工人,也不能解決這個結構性失業問題。因此,中國在繁榮背後將會出現社會持續的不穩定,這個問題亦非一時三刻能夠解決。由於「下崗」、「社會保障」、「股市」起了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投資者看下崗為社會問題時,也不能忽略它對股市的影響。
另外,日前公布業績的中遠太平洋(1199)去年純利有1.54億美元,上升8.3%,表現較市場預期為佳。當然,看中遠太平洋的成績表同時,也需要留意數個要點,第一,雖然純利有8.3%增長,但當中涉及去年出售上海振華港口機械B股所得的特殊盈利,中遠太平洋實則純利微降1.6%。不過以去年環球的經濟環境,航運業皆受到一定的影響,中遠整體已較同業表現為佳。第二,在環球復甦及中國入世的概念下,預料集裝箱的出租會有回升空間,而其集裝箱碼頭之吞吐量,相信來年表現會更勝往年,因此對中遠來年的盈利帶來正面的刺激,預期股價中長線能夠受惠。第三,中運管理層表示來年會加強物流業務發展,由於中遠本身從事航運及碼頭集裝箱業務,若在完整配套下配合物流業務的發展,預計能為中遠帶來新盈利貢獻,同時能收有關業務上的協同效應,因此,我自己都較看好中遠太平洋中長線股價表現。短期而言,中遠有機會挑戰5.5元至5.6元水位,不過近年紅籌股即使上升,短期幅度也不會太大,因此買入中遠太平洋也不應急於一時三刻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