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伏戀,連續多天都成為香港人最關注的大新聞,報紙用幾版的篇幅報道與追訪。有朋友問筆者,要不要寫篇文章談談。筆者原以為,像這樣的典型八卦新聞,應該沒甚麼好談的,但看了這幾天的新聞,覺得在復活節假期開始的今天,似也可以選這題目輕鬆一下。
第一個想法是:香港大齡男人往大陸找老婆的事,已有幾十年歷史矣,這也可以說是香港與大陸(從非一國到一國)的兩制的最大特色。只不過這一次的兩制之戀卻發生在兩個超級名人身上,才引起兩制從民間、輿論到官方的超級關注。筆者認識一個朋友,是個裝修工人,他在大陸娶老婆之後,一直無法申請她來港,最後老婆以偷渡方式到了香港,並生了個女兒,但在生產當天,就被發現是無證媽媽。結果被判刑兩個月,並在服刑後被遣返內地。孩子的爸爸今年五十歲,與阿松同年,他每天手足無措地帶着孩子,不能開工,過坐食山空的日子。梁錦松不知會不會想像一下這個裝修工人的遭遇。但相信香港沒有任何人相信,梁伏戀會有類似的結局。
第二個想法是:對梁伏戀,兩制之下的人民竟有不一樣的反應。香港市民多懷抱祝福的心情,像迎接喜事一樣感到高興。阿松走去逛街,路上行人都對他表示恭賀。儘管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市民認為他們的年齡差距會影響二人的感情,認為不那麼登對,但在街頭訪問路人,一個說,「我覺得他們外表都挺襯,至於身分就兩個都是名人」;一個說,「兩人究竟登不登對不重要,因為是他們兩個人的事」;一個說,「兩人年齡相差這麼遠不是問題,王菲和謝霆鋒都是忘年戀啦,最重要是『夾』」。大陸人民的反應雖也稍有祝福的,但大部分是含譏帶諷,所謂「見不得人家好」的,有的說是「老牛吃嫩草,年輕少女貪慕虛榮」,有的說「金錢與地位的結合」,有的說「小伏為何嫁個老伯?」有的說「她爸爸可有個老哥了」,有的說「她是找男友還是找老爸」,有的說「少不免背後有政府在推波助瀾」……。
這是大陸社會幾十年的特權體制所造成的人民的精神文化面貌,對別人的婚事不是祝福而是詛咒。這是兩制處於一國之下的最大問題之一,相信也是梁伏戀會遇到的困擾之一。
第三個想法是:儘管香港過半市民認為二人結合沒有政治含意,但不少人還是從政治角度去看梁伏戀。有人認為對阿松的政治前途大有好處,更有人估計阿松可循此而有可能晉身第三屆特首。
最後一個想法是:葉靜子的因素。她在梁伏戀曝光的第二天,即表示不再擔任伏明霞的經理人。過了幾天,她雖有一個「遲來的祝福」,但對不當經理人之事卻不回應。是否三角戀,外人不得而知。不過以葉靜子與中共高層的關係,她的曖昧態度未必是梁伏戀的吉兆。望阿松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