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由2月份的95急升至110.2,消費者期望指數則由2月的94上升至109.3,是25年來單月最大升幅。
強勁的消費信心指數,意味消費者對就業市場有所改善和一般商業環境展望充滿信心。同時消費信心增強,通常反映消費開支未來亦將跟隨上升,依賴內部需求及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全球最大經濟體系,將如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預期般復甦在望。
不過那些依賴美國作為吸納貨品「終站」的出口國家或地區卻不應高興得太早,理由是美國早前不理國際輿論或指摘,仍一意孤行對鋼材進口增收30%關稅,意味「保護主義」的抬頭,各國包括歐盟或採取報復行動。
事實上美國貿易赤字持續擴大始終是一枚不能忽視的計時炸彈,每日流失約10億美元這個缺口如何填補,將是美國決策者必須關注的問題。
最近美國財金官員已開始留意美元滙價在目前水平是否過強,最好的例子是紐約聯儲銀行行長麥克多諾(WilliamMcDonough)日前出席華盛頓一個研討會時表示,美元滙價已有點過高。言論一出,歐元兌美元立即上升超過半美仙至88美仙水平。財金官員在公開場合談論美元滙價,是否暗示華盛頓領導層諸公認為,縱使欲維護強美元政策之餘,對美元滙價過強可能損害經濟發展必須作出檢討或重新評估?那麼美元未來走勢如何?會否緩慢向下調整?投資者應密切留意。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