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使有五千多名大學教職員聯署反對,高等教育檢討報告仍建議大學教職員薪酬與公務員脫鈎,以增加大學聘用優秀教研人員的靈活性和吸引力。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指摘脫鈎會造成「肥上瘦下」局面;多間大學的校方亦對此建議有保留。
負責研究的宋達能勳爵承認,在薪酬脫鈎後,不同學系教授可能有不同薪酬水平,例如純文、純理等教員薪酬較低,電腦科技等則較高,但這情況在其他國家都有出現。他強調,世界各地大學教職員薪酬都是由巿場決定。
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主席岑嘉評認為,脫鈎會破壞校方與教職員的誠信,「資方獨斷獨行,對勞方不顧!」而在資源限定下,更會造成肥上瘦下情況,「中下階層冇討價還價機會,啲錢用咗請國際教授、大學管理層,造成肥上!」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質疑,脫鈎是為大學「拆骨」,令大學失去穩定,將在大學內部造成衝擊和人事動盪,令注意力放在人事紛爭而非改革上。
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嶺南大學及浸會大學均認為,決定是否脫鈎前須進行詳細研究及諮詢,政府並須保證不會因此而減少對大學資助。
此外,近年多所大學均發生行政糾紛,教資會建議申訴專員公署可把八大納入其職能範圍內。
申訴專員公署發言人表示,歡迎報告中提出將教資會資助院校納入其職能範圍,由於該署會在接到投訴後才會展開調查,不會主動調查某些院校,相信不會影響院校的學術自由。
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昨質疑,薪酬脫鈎後,關於教職員續約或升職的糾紛將會增加,申訴專員未必真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