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港生:面試最難

劍橋港生:面試最難

劍橋大學是英國的老牌大學。經過七百一十八年歷史的洗禮,劍橋猶如長春藤,始終是英國數一數二的大學,在去年英國《衞報》的全英大學排名榜上位居首位,連老對手牛津大學都比了下去。在二○○○至二○○一年的學年間更成為香港學子留學英國的第十大熱門學府。在這樣一等一的學府念書,到底是怎樣的?鄭思華,這位現正在劍橋耶穌學院(JesusCollege)電腦學系三年級念書的學生,可以告訴心繫劍橋的學生和家長一點親身經驗。

鄭思華原本是香港皇仁書院的學生,念完了中二,就遠赴英國讀寄宿學校,以十優的會考成績原校升讀預科班,中六學期完結時也就是選擇大學時,他選了五間,包括了劍橋。他說,選劍橋,原因很簡單,跟大家一樣是慕名報讀,畢竟身邊的老師和同學都說劍橋是這樣好、那樣好。
劍橋好,全世界都知道,但全世界也知道,劍橋難入。在英國中學預科考試(GCEA-Level)拿得四個A只是基本功,入學面試那一關才嚇人。一直有傳聞,劍橋也好,牛津也好,入學面試都會考學生智商,刁鑽如「英國有多少流浪狗?」的問題也有。

劍橋取人 要取全人
對於鄭思華來說,四個A在手上,成績不是問題,但他坦言面試是難關。儘管他沒有碰到智商問題,卻碰上了學術問題,有些他根本不懂,要考官引導他答出答案,過程絕不「神化」,但卻測試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性格。可以說,成績以外,劍橋取人,要取全人。
鄭思華說,在劍橋念書,課程很緊湊,每天只睡六小時,這在大一時更嚴重。原因無他,只因為是新生,同學間還不稔熟,互相競爭也大,壓力就來了,但捱過第一年,就別有洞天,大家念書相對輕鬆了,而且訓練有素,思維都很清晰,互相朝夕切磋下,思路都廣闊了。

學院三年 亦苦亦甜
同學有競爭有進步,劍橋的學院制度也幫了學生的全人發展。他說,學院對每位學生都十分照顧,除了一般的學術問題外,也有輔導員協助有其他問題的學生;而且,不同學院都有自己的校隊,許多學生都有機會以正選資格參加校隊,他現時就是耶穌學院的籃球隊員。他又聯合劍橋大學其他香港學生組織了一隊樂隊,晚上經常在大學區表演,課堂以外的生活活躍不已。
儘管如此,鄭思華還是覺得校園生活還是簡單一點,跟外面世界不同步,對比其他大學還未夠種族多元化,但說到底劍橋自成一國,肯定是個念書的好地方。念書好,生活不夠多姿多采,他始終不覺得可惜,因為不少人夢寐以求的「劍橋大學學位是他三年的最大得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