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因噎廢食不合理

投資縱橫:因噎廢食不合理

早前有兩家證券行出了問題,不久,監管機構建議收緊股票孖展業務的規定,不知道兩者的關係有多大,從時間的「巧合」作判斷,兩者有一定程度的互為因果。
證券業對於今次之收緊孖展建議頗為不滿,因為新規定嚴苛,嚴重扼殺中小型經紀行的生存空間。經紀行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佣金與孖展利息收入,而孖展業務又直接影響佣金收入,新規定將大大削弱經紀行的生存能力。

孖展規限已夠嚴格
新建議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業界與社會的支持程度,現時要弄清的一個問題,是經紀行出問題源於孖展業務還是孖展業務之監管不足,前者是產品的問題,後者是監管機構的責任。觀乎全球證券市場,孖展業務俱存在,顯然並非產品問題所在,以現時孖展業務之嚴格限制,亦難有濫做生意之空間,這亦是二三線股近年一潭死水的原因,故有理由相信,問題出在監管上。
當大家用膳時,因吃了不潔的食物而肚瀉,會否規限自己不吃或少吃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若食物不潔,應找出不潔的原因,加以改善,而非禁食或少食。
股票市場與人體一樣,需要不同的「營養」才能健康地成長,健康地活下去。股市的基本功能是讓企業集資,讓投資者有投資渠道,孖展活動、投機活動都是股市成長的重要「營養」,這些活動會增加市場的流通量,沒有好的流通量,任何市場都不能達致根本目的,即集資與投資功能。一個好的監管機構,重點不單在於推出降低風險的措施,而在於推出適當規管,又不破壞股市之基本功能。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