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薪酬6人小組檢討

金管局薪酬6人小組檢討

【本報訊】外界常指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下稱委員會﹚在決定金管局員工薪酬時,具銀行界背景的成員可能存在角色衝突的問題。消息透露,為平衡這方面的角色衝突,委員會將強化薪酬委員會﹙renumerationcommittee﹚的機制及獨立性,由新近委任的4名非銀行家成員,與原來委員會內兩名非銀行界成員,組成一個6人小組,由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張建東任主席,負責向委員會提交及制定金管局員工薪酬政策建議,以增強薪酬釐定的公眾認受性。

身兼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的滙豐銀行主席艾爾敦,在接受查詢時表示,由於委員會議程及內容保密,故不會評論是否強化薪酬議決機制的問題。
但他指出,設立獨立的薪酬委員會,早前交易所企業管治諮詢文件內已有建議,若委員會朝這個方向發展,他「不會感到詫異」,以滙豐為例,早已成立了獨立薪酬委員會,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負責向董事會制訂董事及管理層的薪酬政策。

諮委本周四開會
被問及若金管局薪酬政策,由非銀行家組成的獨立薪酬委員會制訂,他認為若情況如此,這是很好及平衡的發展,作為銀行界一員,他不會因此感到本身的權威受影響。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對有關薪酬機制的查詢拒絕置評。監管機構中,港交所近期已自行設立了薪酬及提名委員會,決定管理層酬金。
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將於本周四﹙28日﹚舉行會議。消息說,過去委員會內也設有專責小組,制訂薪酬建議予全體委員作出決定,但由於成員僅得學者王于漸及大律師張建利兩人,故性質上近似工作小組多於薪酬委員會。

增非銀行界代表
不過最近加入了4名非銀行界成員後,令薪酬委員會的機制及獨立性得以強化,6名成員的意見也會更具代表性,而成員數目已超過全體委員會的半數﹙扣除主席財政司司長及當然委員任志剛外,委員會內的銀行家成員共有5位﹚,故薪酬委員會的建議,在表決時會獲得充分尊重。
港交所較早前發表企業管治諮詢文件,建議上市公司在今年3月13日起成立薪酬委員會,由3名非執行董事組成,每年最少舉行1次會議,負責向董事會提交和制訂薪酬及繼任政策、董事﹙包括身為執行董事的集團行政總裁﹚聘任及薪酬指引。如有需要,薪酬委員會可委託外間專業顧問給予協助和意見。

待遇被指摘偏高
較早時,包括金管局在內的多間公營機構,員工薪酬被批評偏高,而任志剛的逾900萬元年薪更成為焦點。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最後決定委顧問檢討9間公營機構的高層薪酬,並就此訂出指引。
其後,市場盛傳金管局高層自願減薪。但消息人士稱,設立薪酬委員會與此事並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