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專訪<br>California健身中心 逆市擴張勝同儕

公司專訪
California健身中心 逆市擴張勝同儕

「去做gym」近年已經成為香港人下班後或公餘時間的重要活動之一,就連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也點名,將健身教練定為推動本地經濟的行業之一,難怪CaliforniaFitnessCenters無懼經濟低迷及同行結業,逆市擴張,繼本港第5間健身中心在上周四開幕後,今年可能再下一城,在沙田或中環多開一間,目標是3年內在港開設12間健身中心。 撰文:高淑嫻

全球經營440間健身中心的24HourFitnessNetwork,於96年以California品牌擴展亞洲區業務,首家旗艦健身中心設在本港中環蘭桂坊,其後擴展至新加坡、台灣、韓國及泰國。亞洲13間家健身中心當中,香港佔了5間,本港會員人數達3萬名,最年長的已經有71歲,最年輕只有14歲。

30秒決定發展大計
擁有一副健碩身材的California行政總裁EricLevine接受訪問時透露,當初來港發展全是無心插柳的。他在96年一次來港度假,遊經中環時,發現「白領」一族打扮入時、漂亮及注重形象,他靈機一動,用了半分鐘時間便決定來港發展。
他憶述,當年香港大部分的健身中心都設在酒店,規模較細,沒有流行器材。他驚訝:「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健身中心竟然如此老套(oldstyle)。」

租金下跌從中得益
California當年一擲2800萬元在中環開設首家健身中心,市場反應極佳,開業第二個月後就已經獲得盈利。California至今在港投資額已達1.9億元,開設了5間健身中心。Eric表示,正研究在今年再斥資3900萬元,在沙田或中環開設第6間健身中心,及希望3年內增加至12家。
近年本港經濟逆轉,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先後有3家健身中心停業,但California却逆市擴張。Eric回應說,在經濟疲弱下,業主較願意減租,該公司反而能夠從中得益,更可以租用更多地方。他又認為,經營健身中心要有長遠計劃。「別人所犯的錯誤,就是缺乏足夠資金度過逆境,California就沒有這問題。」

落地玻璃透視能量
你任何時候行經連接灣仔地鐵站與入境事務大樓的行人天橋,都可以透過CaliforniaFitnessCenters的落地玻璃窗,看到裏面的會員氣呼呼在跑步機上走動。這個別出心裁的設計正是出自California行政總裁EricLevine的手筆,會員亦十分受落。
Eric透露,該健身中心會將相同的設備放在一個私人室及落地玻璃前面。「會員第一日來做運動,通常會去私人室,而且穿得較密實,做運動的時候,頭髮飛散。兩個星期後,他就會開始穿少一點,整理一下頭髮。到六個星期後,他就會穿上有型的運動服,弄好頭髮,走到落地玻璃前做運動。」
由此可見,這種設計可以讓人表現一番,Eric說:「每晚,落地玻璃附近的器材全部都被使用,只剩下空空的私人室。」這種設計亦可以讓過路人感受到裏面的「能量」。
除了落地玻璃外,California亦不設門口,篤信風水的Eric認為,此舉能讓「能量」通順無阻地流動,配合室外到室內的強勁音樂,製造出一個充滿力量的環境,讓會員一踏入健身中心便將煩惱拋諸腦後,盡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