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散戶也能勝大戶

實戰理論:散戶也能勝大戶

筆者的投資理論一直都強調陰謀論的存在,大戶的而且確在市場上存在,而且情況愈來愈嚴重。歸根究柢原因只得一個,就是衍生工具的出現增加了大戶的靈活性,並助其減低風險。大戶透過對沖活動及既定的方程式,自然可以在市場上佔盡上風。
由於此等炒賣方式通常會涉及槓桿效應,大戶配合龐大資金的運用,自然可以產生影響市場走勢(甚或操控市場)的作用。簡單舉例言之,只要大手沽空中移動(941),令指數急跌,再於低位吸納期指好倉,然後於市場補回中移動,令指數飆升,便可賺取期指方面的盈利。至於先沽空股票後補貨,最多只是輸手續費及小量差價,但如果在期權市場或盈富基金方面做足工夫,甚至可能兩邊皆贏。以上所講的只是眾多方式之中其中一種,其實變化是五花八門。
或許有人會問,照筆者所言散戶豈非束手待斃?古語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戶雖在市場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但只要大家應付得宜,反能借其力而無往不利,關鍵在於能否捕捉其所留下的蛛絲馬迹,順勢而行。須知道大戶進行活動需要投入龐大資金,一樣是有風險的,而由於資金及數量龐大,故此靈活性方面一定不如散戶,要戰勝大戶必須在大戶開始進行部署之時已能臆測其動向,順勢而行;到大戶開始部署獲利之時,散戶即完全抽身離場。

借其力順勢行
通常大戶最容易進行活動的時間是成交薄弱之時,因為所需成本最輕。筆者經常強調,持久的升浪不需要很大成交;最恐怖的跌浪是低成交、陰陰地跌,原因在此。而升市成交大增,往往正是見頂之兆;一輪下跌之後,成交大增,則正是見底之兆。以上之現象是過去多年統計所得,基本上是100%準確。傳統的「升市要成交配合」的理論,現在已完全不能解釋市況。若不用陰謀論及大戶活動來解釋,大家又如何能夠演繹這種現象呢?以上所講的只是大戶手影的一種,散戶只要能明白掌握箇中竅門,自可借大戶之力獲利。
大戶另一個手法是製造市場錯覺,令大部分投資者相信一個錯誤的評估。通常小投資者會受股價的表現影響而對市況作出評估,即是當股價不斷升之時,就會覺得前景會好。然而,升市只是代表多人「睇好後市」,並不表示現水平是合理和後市是「值得看好」。「多人看好」與「值得看好」其實是截然不同的現象。作為散戶,一家要分清此兩個不同的概念,切勿被市場假象蒙蔽。
大市方面,上周恒指繼續受制於11300點阻力,結果急速回落,初步於10800點見支持。本周期指結算,相信市場波幅不大,又是大家利用「期指測市法」去觀察大戶部署的時候,本周不用急於入市,謀定而後動。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