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圈短談:兩大股神較量眼光

財圈短談:兩大股神較量眼光

近日美國經濟數據雖然利好,但美股已面對技術阻力,加上聯儲局似乎轉了基調,市場開始擔心加息已擺上格林斯潘的議事日程,美股遂加速調整。
經濟好轉的基本因素暫時敵不過技術沽盤,反映投資者的心態如「女人心,海底針」,極難捉摸。
回顧以往,股民捉錯用神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在911事件後大家都爭相拋售保險類股份,因為很多保險公司要為世貿中心的人命及財產損失作出天文數字的賠償,但投資者看不到的是,事件也為保險業帶來合理加價的理由和更大的擴展業務機會。

911令保險股急升
以股神畢菲特的旗艦公司巴郡(BerkshireHathaway)為例,屬下的保險業務損失不菲,在911後一個月內已發出逾10億美元賠償支票,作出全面賠償的撥備更達20多億美元。誰知就在世貿中心倒塌的塵埃之中,風聲鶴唳之際,保險業務都逆流而上,錄得不錯的升幅,原因是美國人痛定思痛,不管是否需要都多買財物和人壽保險。如果你問美國人搭飛機和自己駕駛汽車哪一樣較危險,答案一定是前者,但其實據統計,美國每年死於飛機失事的人數平均是100人,因汽車意外而致死的人數則高達4萬人!有個笑話便說911後大家都不敢坐飛機,全部揸車湧到公路上,令意外發生的機會增加了幾十倍,恐怖分子的真正意圖才暴露:他們其實是想將美國人趕到街上被汽車撞死。

大家爭相購買其實不必要的額外保險,對整個社會來說是資源錯配,但卻使保險公司業務突飛猛進,投資者很快又一窩蜂地追捧保險股。巴郡的業績在01年第3季虧損了6.8億美元,第4季可能更差,但股價卻不跌反升,令股神的身家亦因此而水漲船高,近期畢菲特的個人資產就比去年多了27億美元,達350億,仍然穩守全球富豪的亞軍位置。
畢菲特師承基礎分析法的鼻祖格拉哈姆(BenjaminGraham),用價值投資法選股,即用傳統的方法如PE、負債比率和派息率等來衡量股價是否吸引,才考慮吸納與否。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保守,但卻幫助畢氏逃過了科網股泡沫的一劫,因為他用傳統方法無法量度高科技股的價值,所以干脆不沾手。

畢菲特看淡後市
較早時我們曾報道畢菲特在去年底已完全沽清花旗銀行(Citigroup)的股價,可見他看淡今年美國經濟和銀行股表現,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見,「阿拉伯股神」沙地王子阿爾瓦特(Alwaleed)在過去半年仍繼續增持花旗股份,現已佔該公司4%股權(共值100億美元),成為最大單一股東,明顯是大好友。要知東西股神哪一個更有眼光,一年後看花旗銀行股價便知。
姚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