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年,他第一次向我求婚,我要求他必須向我求足一百零一次婚,才肯答應嫁給他。之後,他便常常跟我求婚,有時一天說兩、三次,生活情趣嘛……」。
「還有三大要求,第一要識廣東話,第二要我增肥(我已超額完成),第三要我有自己的事業,至少可養活家人。這完全可以理解,試想她離開香港的男友,放棄香港一切,千里迢迢跑到北京跟我在一起,我當然要對她負責,必須有自己的事業,否則就像香港人所說的『吃軟飯』。我今天有這個成就,完全是她的功勞。」
「九六年底,我帶他到香港見家人和朋友。可能他性格隨和,頗得我家人歡心,我的朋友覺得他也很好玩。我想香港人對北京人還是有點特別好感的,畢竟來自首都,加上當時已近九七。倒是我姊姊的反應最好笑,她說早已將我以前的男朋友當作家人,現在由大陸來了個新的,好像要換一個家人一樣。」
「我們九七年春節結婚。先往法國度蜜月,再回香港註冊。在法期間,他竟患上婚前恐懼症,變得十分緊張,甚至說要推遲婚禮。」
「我也不知道是甚麼原因。可能我太不喜歡結婚儀式像表演一樣,再加上對香港人結婚禮儀全無概念。不過,到結婚當天我已經沒有那種感覺了。事實上我的婚禮也相當簡單,在大會堂註冊後,往酒店擺了三圍酒席。」